第67部分(第2/5 頁)
走了大約一頓飯功夫,便到了典山腳下。前面有條足供八輛馬車並行的青石大道,大道兩邊每隔一丈,便立著一根五丈高的漢白玉立柱,柱子上半段雕著龍虎盤雲,下半段刻滿了文字,寫的是大雍朝歷代帝王的豐功偉績。
青石大道上空無一人,卻掃灑得一塵不染。道路兩側,栽滿了高大的青松,風一吹過,有松韻綿綿,那肅穆莊嚴的氣氛,好似凝在了虛空中不散。
穿過大道再向山中去,有一大排的宮殿,全是以青石原木搭成,修葺得絲毫不見浮華,宮殿前有人影攢動,是一隊隊白盔白甲的兵將高舉著火把,在往來巡守。那是看護帝陵的禁軍。
俞和施法潛行,身化清風一縷,悄無聲息的掠過營盤,沒有驚動皇陵守軍。
去到青石大道盡頭處,是一行數百級的漢白玉石臺階,每一道臺階邊,都立著一丈來高的石像,左邊一列是文臣,高冠廣袖,手捧石笏。右邊一列是武將,頂盔披甲,手按長劍。臺階頂端是個漢白玉平臺,平臺上雕著九條大螭,拱衛這zhōngyāng的雲座。雲座上端坐著大雍開國帝君的三丈黃玉雕像,這雕像雙目中鑲嵌了明珠,顯得炯炯有神,透出兩道輝光,千萬年遙望京都定陽城。
當俞和挾著六皇子周淳風經過這尊開國帝君玉像時,他的目光不經意間掃過這尊宏偉的雕像。剎那間,俞和身子一震,按住遁法顯出了身形。
“俞兄?”周淳風看俞和忽然止步,有些詫異。
只見俞和一臉慎重的擋在六皇子周淳風身前,破甲劍在他手邊顯出一道淡淡的虛相。
看俞和一副全神戒備的模樣,兩眼直瞪著大雍開國皇帝的黃玉雕像,他身後的周淳風也不由得緊張了起來,死死攥住了手中的那柄法劍,屏息四望。
就在剛才的瞬息之間,俞和的眼神掠過了這雕像的面龐,他分明察覺自那雕像的雙目中,遊離出了一縷視線,掃過了俞和的身形。可當俞和此時細細再看,卻又再找不出任何的異相。
周淳風不敢出聲,只是慌亂的到處觀望。俞和側頭低聲問道:“殿下,這座雕像,可有什麼不同尋常的地方?”
周淳風瞟了一眼那三丈高的先帝雕像道:“自開啟國皇帝駕崩,葬在典山帝陵谷之後,這座雕像便有了,除了兩眼中嵌了一對東海明珠,可rì夜生光之外,從未聽過有其他特異之處。我每次來帝陵谷祭拜先祖聖皇,都會見到這座雕像,雕像身後,就是通向帝陵谷的階梯。”
“啊,對了!”周淳風忽然一拍腦袋,“皇城大金殿前,也有跟這完全相同的一座黃玉雕像,具說兩座雕像遙遙相望,端坐在大雍龍脈上,以示開國大帝威嚴不散,鎮壓大雍王朝之氣脈。”
俞和繞著雕像緩緩的走了一圈,搖頭不語。
“俞兄,這雕像怎麼了?”
“沒什麼,可能是我的錯覺。”俞和擺了擺手,“繼續走吧。”
周淳風點了點頭,帶著俞和想雕像背後的階梯走去。
後面的階梯便是一路向下行,直轉入前面的山谷中,俞和能聽見山谷中傳來隱約的水聲,卻又看不見溪流瀑布。
剛下了七八級臺階,俞和猛覺得身後有人冷眼看著自己,背脊一陣發麻,神識中彷彿被根冰冷的鐵針輕輕紮了一下。
俞和猛然轉身,右手劍訣一引,“嗆”的一聲輕鳴,破甲劍迎風而現,三尺劍芒吞吞吐吐。
可那高大的雕像只是背身坐著,並沒有半分變化。風吹過鬆林,只有一片沙沙聲傳來。
周淳風有些詫異的看著俞和,可俞和望了半晌,默默收回了法劍,猛甩了甩頭。
“可能是方才那場拼鬥太過兇險,我神智有些緊張,總會下意識的覺得附近有什麼異樣。”俞和深深的呼吸了幾口,“殿下莫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