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再次出征(第1/2 頁)
到了1940年三月中旬,天氣稍微轉暖之後,李志堅就按照原定計劃進行出兵。
先是到了井陘,日軍在去年冬天重新佔領井陘之後,因為整個縣內都沒有多少人煙,各種補給都需要從石門方向運送,就也是隻留了一少部分人留守。
日軍也知道,沒有足夠的兵員,晉綏軍一旦出晉,井陘根本就守不住,39年前在井陘建了那麼多據點,最後在晉綏軍的火炮之下,也沒起多大的作用。
所以這次日軍也不費那勁,看到晉綏軍到來,留守的部隊就迅速撤退,將縣城又讓了出來。
不過這次,日軍在娘子關到井陘縣城的道路上埋設了很多地雷,將43軍的前進步伐拖緩了一些。
現在井陘的地形已經是雙方共同的明牌,在井陘就看誰的力量大,已經沒有其他的變數,所以雙方也不在這裡糾纏,一個退的徹底,一個駐的就堅決。
雙方都沒有劍拔弩張,在中間地帶留下了十幾公里的緩衝區。
李志堅沒有讓各部立即向南北進行出擊,他發現現在隊伍對出擊的風險意識遠不如去年強。在去年出征時個個緊張的不行,但是這次召集團長以上開會的時候,各個團長及以上軍官都很平靜,看不出有緊張的情緒來。
李志堅知道,去年的經驗讓所有人產生了麻痺,人們對已經試驗過是安全的事物就會放鬆警惕心。於是,李志堅將軍特戰隊發回來的軍情通告甩在了講話的桌子上。
根據軍特戰隊發回來的軍情通告,在井陘縣通往南北的道路上都發現了日軍的伏兵,且規模都不小,戒備森嚴,即使以特戰隊的水平,都無法完整的偵察,不過也可以斷定人數均均不少於一個聯隊。
在各團團長看了這些軍情通報後,大多數團長的臉色瞬間白了,表情不再是之前的平靜淡定,有些還在不時擦擦額頭的冷汗。
李志堅在日軍讓出井陘縣城時就知道,日軍此次絕對不會對他的行動視而不見。
日軍在諾門罕慘敗後,就將出兵蘇聯的野心斬斷了,注意力不再分散,而是全力關注到中國的戰場上,原先在東北的重兵,也開始陸續抽調到南方。
華北方面軍得到了關東軍幾個師團的加強,在武漢周邊,也給華中方面軍補充了兵力。
在得到加強的華北方面軍,以日軍睚眥必報的性情,在放任李志堅的43軍再次出征河北後,肯定會從其他方向有所動作。
不放心的李志堅派出軍特戰隊向井陘周邊偵察後,才發現了上述情況。他判斷這次日軍的所圖非小,在消滅他們的前鋒外,還有可能繞後,直接將43軍進行包圍。
雖說43軍前進順利,實際上是日軍讓43軍自己鑽進來其已經三面包圍的口袋口子處。對此,李志堅在面對日軍的地雷時就有此猜測,根據反饋事實也證明的確如此。
李志堅眼神犀利的掃了一遍在坐的全部軍官,開始訓道:“怎麼樣,傻眼了吧,之前的成竹在胸哪裡去了,你們自己說,你們突然面對日軍的伏擊,會面臨什麼情況?”
下面的軍官們都沒有做聲。
李志堅繼續說道,“我們習慣了去伏擊日軍,沒有想到過會遇到日軍的伏擊,這次事情還好被提早發現了,如果貿然出擊,被日軍聯隊以上部隊伏擊,到時候會有多麼大的傷亡。
要知道面對面的作戰,同樣裝備水平下,日軍的水平還是要高出我們一點的,雖然我們不必懼怕日軍,但是也必須提升自己的認識。
日軍是吃人的狼,不是綿羊,不能因為之前的作戰順利,就什麼都不怕。在戰略上我們應該藐視敵人,在戰術上卻必須重視敵人。
這次事情給我們也提了一個醒,我們每走一步都必須小心謹慎,尤其在日佔區更是如此,此後作戰,各部必須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