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山西實業公司(一)(第1/2 頁)
到了1933年夏天,上海的房價又漲了一波,在上海的銀行徹底放開以房產作抵押的貸款,李志堅又讓上海留守的兄弟們以房產作抵押從銀行貸款200萬大洋。
現在上海的房產還屬於上升期,上升的速度要比利息高一些,且房子出租出去也會獲得一些收益,所以李志堅一直都是以貸款為主,而沒有將手中的房產出售。
這200萬元投入到在太原建廠的各種事宜,現在火柴廠、捲菸廠、皮衣廠等日用品生產廠已經投產,但是腳踏車廠和化肥廠等大一點的廠子的配套都還不足,招募培訓工人也沒有足夠資金,有了這200萬大洋就基本緩解了當下的困局。
同時李志堅還抽出幾十萬元從上海又購入了一些卡車,上次從上海購入的卡車現在已經嚴重不敷使用,隨著山西實業公司的產業盤子越來越大,需要的運輸工具也是激增,光靠牲口大車運輸的的效率太低,綜合成本還不小,所以只能再次購進大量卡車。
現在全中國都沒有腳踏車廠和化肥廠,所以李志堅不遺餘力的用錢砸,中國的絕對市場廣大,中國人口眾多,腳踏車都是進口,價格非常高,一輛車最少也得三百大洋,這就相當於一般中國工人幾年的全部收入。
而化肥對於農業生產的增產效應極大,國外從二十世紀後開始大規模的使用,但是卻還沒有傳進中國,李志堅相信只要見識過化肥的威力,中國一定也會大規模使用起來的。
化肥現在已經小批次的開始試產,可惜今年已經過了農時,只能先生產出來,等明年來賣了,不過李志堅準備先給化肥做一個活廣告,現在是六月份,還可以種一些蔬菜,李志堅在太原城周圍租了一些地,將小批次試產出來的化肥都撒在這些地裡,讓自己的父親來組織種菜。
李父種了一輩子地,早已是這方面的行家裡手,雖然李父心裡也嘀咕,這些化肥好不好用,別介將菜都毀了,但是在李志堅說了是公家的安排後,也就不多言語,全身心的投入到這些地裡。
到了9月時,山西實業公司的腳踏車廠也已經投產,這些腳踏車是按照山西人的身高等人體工程學設計生產的,樣車之前就經過了多人的試駕,李志堅騎過之後也沒有發現問題,認為質量還是比較可靠的。
之前最大的約束因素是缺乏橡膠來製作輪胎,隨後李志堅砸錢,從南洋透過海運將橡膠運到天津,然後透過鐵路運到太原,在橡膠的問題解決後,太原腳踏車廠的第一輛批腳踏車也就下線。
對於第一批下線的量產腳踏車,李志堅直接拉了十輛,並且又專門去拉了一車自己產的蔬菜,送到了閻錫山官邸,將這些東西都都獻給了閻錫山。
對於自己的轄區可以生產腳踏車,閻錫山也是非常高興,對於李志堅的所獻的腳踏車欣然接納,但是看到還有一車蔬菜後閻錫山就比較納悶,詢問李志堅給他菜乾什麼,他又不缺那口菜吃,李志堅解釋道這些菜都是用太原實業公司生產的化肥長出來的,用了化肥之後的產量比用農家肥的產量的多將近一倍,聽到這裡閻錫山才重視了起來,土地產量增長一倍,這對於任何一個政治家來說都是極大的好訊息。
李志堅將國外的關於化肥的講解和用途,以及現在應用的現狀文獻都拿了出來,閻錫山戴起老花鏡,認真的將李志堅帶來的資料都看看了一遍,看完之後抬起頭,盯著李志堅問道:
“就是你說的這個化肥,真的有這麼大的功效?有沒有副作用?”
看到李志堅肯定的回答後,閻錫山內心中再也壓抑不住,直接說道,讓李志堅帶路,去使用化肥的菜田看一看。化肥並不是沒有副作用,用的多了會使土地板結,降低土地的肥力,但是這個問題李志堅不準備和閻錫山說,化肥的巨大作用,不能因為一點問題就棄之不用。
在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