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戰車營(第1/2 頁)
這個戰車營共有36輛坦克,這些坦克都是法國雷諾公司生產的Ft17輕型坦克。
國內最早是奉系的張作霖買的這型坦克,國內其他勢力看到坦克的威力後,有幾家也到國際市場上購買。不過當時也就法國的這款坦克可以隨意購買,最終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和晉綏軍都買了一些這型坦克,不過效能要比當初奉軍買的效能要好一些,至少有了一門37毫米的火炮,而奉軍買的都只是裝備了機槍。
現在東北軍的坦克都已經損失掉,一部分在內戰中損壞,剩下的大多在“九一八事變”後都成了日軍的戰利品,東北軍中就留下兩輛,就這兩輛,張少帥後來直接給了中央軍。
晉綏軍的這個坦克營一直非常受閻錫山的重視,閻錫山每次到忻口前線視察,都要到戰車營看看,一直是閻的心肝寶貝。不過因為坦克價格昂貴,且油耗太大,山西又缺油,所以這個閻錫山一直也沒有擴大這個坦克營的規模。
這些坦克由於閻錫山等晉綏軍高層的重視,所以配給一直很充足,配件什麼的都不缺,所以難得的36輛坦克全部都能用。
戰車營在第一次太原會戰後,就一直在忻口布置,所以受王靖國的第六集團軍管代管。王靖國離開後,第二戰區司令部也沒有就戰車營做專門的安排,李志堅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接手管理。
戰車營在第一次型口戰役時大放亮彩,為擊潰第五師團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三次太原會戰時,對抗第四十一師團和山地旅團,也出力不小,保證了忻口陣地後方的安寧。
作為忻口前線的重要壓艙石,李志堅不敢隨意將戰車營調動,但是不妨礙李志堅自己去戰車營。
李志堅在去坦克營地視察的時候,還帶上了43軍的軍屬特戰隊和一些技師。
雖然李志堅很看不起這些法式小坦克,速度慢,火力弱,防護差,是法國在一戰時期生產的坦克,在現在早已落後於時代,在歐美早就被淘汰了,現在德國軍隊裝備的主流坦克,效能要比這個強得太多。也就是在中國這種農業國裡還被當作個寶貝。
並且在他看來,現在的坦克也不是什麼太高技術的武器,這個武器就是得有一臺動力足夠的發動力,在上面蒙上足夠厚的鐵皮,架上一門效能可靠的火炮及幾挺機槍,以現在山西實業公司的生產能力,要造出來也並不是不可能,最多就是從國外進口一些大功率的發動機。
輕型坦克總重都在十噸以內,比他的卡車總重也重不了多少。這個法國Ft17坦克總重才七噸,最快不過每小時十公里。李志堅心中稍微盤算下就得出結論,山西實業公司如果願意造坦克,生產出來的效能肯定要比這款強。
但是坦克就是一個燒錢燒油的貨,到現在為止,國內也沒有找到太多的石油儲備,並且現在邊境都被封鎖,更是難以獲得油料供給,根本供不起這種油老虎的消耗。
並且想要大規模應用,必須獲得制空權,己方沒有制空權,那麼大規模的坦克部隊就是日軍飛機的活靶子。中國軍隊,尤其是晉綏軍中,總共都沒幾架飛機,根本護不了坦克部隊的周全。
就說晉綏軍的這個坦克營,也只能在日軍飛機無法出動的時候拉出去,平時都得嚴嚴實實的藏著。
現在山西既沒有石油供給,又沒有飛機掩護,發展坦克的條件完全沒有。所以李志堅之前都沒有向這方面使勁,發展坦克的時機還沒有到。
不過這並不影響李志堅對這些坦克感興趣。中國軍人在面對日軍的坦克時,沒有足夠多的反制武器,很多官兵被日軍的坦克所屠殺,官兵們對於坦克都有一種巨大的恐懼。
並且經過德國閃電戰攻佔法國的戰例,所有人都對坦克叢集的作戰能力有了更高的認識,證明坦克在某些特定地形和時刻所具有的巨大戰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