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提前佈置(第1/2 頁)
之後經過閻錫山的運作,北方軍校保留了下來,並且因為今年的招生都已經結束,今年的招生盡然都沒有受到影響,但是太原兵工廠在全國的影響力太大,之前就是蔣介石和張學良的心中刺,所以最終被拆解,但是在此過程中,原有的工人都被保留了下來,只是一些機械被運走。
對於這個結果,李志堅也沒有辦法,他只能先將自己的事情做好。在I930年9月至31年9月這個階段,晉綏軍內部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李志堅始終支援閻錫山,從未進行過變化,也使得閻錫山內心多少有一些感動,將更多的自主權賦予給李志堅,授權李志堅在瀋陽獨立的對某些事情進行決策。
閻錫山雖然在表面上下野,但是實際上還是山西的絕對話事人。李志堅在經過上次和閻錫山見面後,上面對他的重視程度更高,經費也更容易申請下來,於是李志堅也沒有客氣,申請經費將自己的人力車行的規模又擴大了一些,同時還買了幾輛二手的卡車,明面上負責給商人拉運貨物,暗地裡為明年要發生的大事做準備。
由於張學良日常中都在北平,所以在瀋陽的管理上所有人都鬆懈了不少,留守瀋陽管理的人員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給夠好處就可以。
李志堅趁著管理上的漏洞,從山西又要來一百多人,加上瀋陽特別行動隊原有的人馬,現在李志堅下面有了200多人的規模。李志堅要的這些人都是經過選拔出來的人員,個子都不能高,選拔出來後又進行了專門的訓練,尤其是在保守秘密方面,並且還進行一定的用槍和格鬥等訓練。
這些人在到來後,李志堅專門找了一個大倉庫,註冊了一個貨運公司,並在周圍成立了一家武館,在這裡為這些人進行日常的強化訓練,避免在訓練這些人的時候引起其他人的懷疑。
李志堅利用在東北的關係,將東北的藥材等販賣到山西,從中為山西的藥材公司謀取一些利益。大力發展山西商人與東北的貿易,促進聯絡。山西商人在瀋陽成立商行、銀行等,李志堅加大了與山西商人之間的聯絡,在交流中,李志堅規勸其加大物流等行業的投入,減少了金融方面的投資。
李志堅還特意結交在瀋陽的報社等輿論機構,他準備在事件發生時第一時間將情況通報出去,喚醒在沉睡的瀋陽人的抵抗意識。
在此過程中,李志堅與友人合作在瀋陽成立了“寰球軍事”的報紙,將西方的關於練兵和軍事裝備的情況再報紙上進行刊登,使人們瞭解當下的形勢。並製作商報,將商業資訊在報紙上進行刊佈。
由於要獲取資訊,所以李志堅們和國外的資訊交往比較多,聯絡了許多國外的報紙,期刊在瀋陽設立駐點。透過辦報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駐點的自收自支,不用總部再多派經費。又給總部發去很多的情報,將國外的許多先進經驗和技術都帶入了山西。
在辦理報紙的期間,認識了很多國外的媒體人員,如《紐約時報》和路透社等人員也認識了一些。透過與這些人的交流,李志堅的見識也在不斷進步,英美人的一些習慣和作風也影響到了李志堅和幫助他做事的特別行動隊隊員們,在這種情況下,隊員們也可以說一些外語。
但是,李志堅最主要是結交物件還是日本人,李志堅們極力迎合日本人,獲得日本人的好感,進而獲取日本的資訊。同時在當地結交了駐地警察,當地幫會,避免引起地頭蛇的警覺。李志堅私下還製作了幾十套日軍的軍裝,方便在某些時候進行行動。
李志堅除此之外,每天的重點工作還有白天帶領從山西過來的隊員,以人力車伕的身份熟悉瀋陽的地形,熟悉了所有重要的卡點和駐軍的位置,在晚上以武館的名義進行訓練,李志堅的訓練方式和軍隊的有所不同,訓練的內容更多,有化妝訓練,衣服色彩和光線的搭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