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見閻錫山(第1/2 頁)
“這個是你們步科學員李志堅的畢業論文?
“是的,閻主席”,軍校校長榮鴻臚答道。
“星如,你看下這個,你怎麼看這篇論文?”閻錫山和楊愛源說道,星如是楊愛源的字,是閻錫山最倚重的左膀右臂。
“我認為這個思路非常具有價值,如果組建起這樣一支隊伍,人數不用多,但是可能會產生奇效”。
“嗯,我也這樣覺得,榮校長,等畢業典禮後,你將這個學員帶到你的辦公室,我在那裡見一下這個學員”。閻錫山一般都會參加每一屆畢業生的畢業典禮。
“好的,閻主席”軍校校長榮鴻臚趕緊應下。
到了畢業日,教官通知李志堅到校長榮鴻臚的辦公室,李志堅雖然鬱悶,不知道校長找他幹什麼,但是卻不敢不聽令,快速來到了校長辦公室。
進去以後,除了榮鴻臚外,還有一箇中年人在椅子上坐著,周圍陪著幾個人,李志堅一眼就認出來在中間坐著的中年人就是山西現在的最高長官閻錫山,瞬間有點懵,他不知道閻錫山在這裡幹什麼,對於他而言,校長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領導,而這裡有山西王閻錫山,簡直令他不可思議。不過好在閻錫山沒有為難他,而是校長榮鴻臚問他:“李志堅,《論特種作戰在現代戰場突破和情報收集之作用及特種作戰隊伍之建設》的論文是你自己寫的嗎?”
“校長,是的。”李志堅規規矩矩的回答。
“你是怎麼想到的這個方向?”
李志堅知道,如果這次表現的好,有可能就將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對於這個問題,他準備將所學所知都結合起來,於是昂然達到:
“回校長,學生透過研習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案例戰例,發現很多著名戰例都是以少勝多,並且很多將領也可以以少敵多,大多是有兩個原因,一是麾下有以一當十的精銳部隊,二是在作戰時能出其不意,出奇制勝。
以中國古代為例,各個強盛的國家和勢力,都有自己的震懾敵人的精銳部隊,在戰國時,魏國在開始時可以稱雄,在於其訓練之精銳魏武卒,齊國之後可以擊敗趙國,在於齊國的技擊之士,秦國之後能稱雄在於銳士,到了隋末,李世民能稱雄戰場,也有其在秦王府訓練出來的精銳,這種精銳部隊往往在戰場情報偵查中獲得先機,並在關鍵戰役中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從而贏得戰鬥的勝利。
而這些精銳部隊,最開始時人數都不多,都是透過一些特殊部隊總結經驗後推而廣之後建立的精銳部隊,戰爭的人雖然不同、利用的武器也不同,但是戰爭的核心從來就沒有變過,古代戰爭是如此,現在戰爭也一樣。
我們的特種作戰部隊就類似於古代的這種試驗型別的種子精銳部隊。
並且在現代因為有了更好的兵器,實行特種族戰的部隊還可以單獨發揮一些更大的作用,
一是在戰前用來對敵人的偵查,經過特殊訓練的精銳,獲得情報要比一般人肯定要齊全和完整可靠;
二是藉助現代兵器,精銳射手可以在遠距離對敵人長官進行斬首,這對敵人指揮部署和士氣的打擊都會非常大,並且成功率還會比較高;
第三,執行某些敵後的特殊任務,必然不會動用大部隊,而精銳的小部隊在這這種情況下往往容易實現戰略戰術目的;
第四,攻擊之矛也會成為守衛之盾,因為知道怎麼進攻,所以在防守時也會更加周全,在面對敵人的精銳進攻時,也可以實現更好的防守。
對於出奇制勝方面,學生認為,特種作戰相對於正規作戰而言就是奇兵的存在,是正規作戰的極大補充,正規作戰為正,特種作戰為奇,作戰時最好的效果就是出奇制勝,韓信暗度陳倉等打的就是一個出其不意,我們如果也能有一隻隨時能作為奇兵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