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籌謀(第1/1 頁)
李狗剩躺在自家的土炕上鬱鬱寡歡,他現在對自己的現狀有點猶豫不決,他聽從縣裡回來的人說,閻錫山總督新成立了北方軍官學校要在今年進行招生,到現在為止只剩下一個多月了,他猶豫了幾天要不要參加招選考試。
李狗剩知道自己的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在他前一世因病去世後,來到這一世,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前世的記憶還都存在,他記著前世活到2020年前的所有經驗以及看過的、學習過的知識,現在的他生活在晉北雁門道一個小鄉村,按照前世的地區劃應該是在大同左雲縣,經過十幾年的生活,現年16歲的他已經長成一個大小夥子。
他前世是個書呆子,雖說受過的教育水平不多,但是由於性情問題,為人也呆板孤僻,性格的原因造就了他愛讀書的習慣,前世將各種史書大概設略了一遍,對現在的情況也大體有了一個瞭解。
今年是1926年,這是個軍閥割據向統一行進的階段,幾次軍閥混戰,已經將全國的勢力大體劃分完了,許多實力不行的軍閥被清理了出去,留下最大的奉系張作霖,晉系閻錫山,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四川的劉湘、劉文輝等大大小小的軍閥。他看了下自己的家,這一世的父母都是憨厚的莊稼人,想在這亂世生存著實也是不易。
李狗剩仔細衡量了一下,覺得以自己文不成武不就的情況,在亂世之中只能向著武人角度出發,以自己前世學來的一些經驗,靠自己的軍功應該可以在這亂世中立足。
武人的方向又分為當兵和當軍官,李狗剩琢磨了一下,以自己的文化基礎,因為有著前世的記憶,在私塾中的學習一般都能達到一聽就懂,雖然因為老是在想“我是誰,我要幹什麼”,從小顯得迷迷瞪瞪,所以在本地也是一個小小的奇人,文化水平上雖然和這個時代的頂尖文人還有著很大的差距,但是相對於這個時代的文盲率而言,還是要超越普通人不少的,所以文化課考試應該也不會成為問題,至於體能考試,這一世大多的時間都是在地裡面幫助父母刨食,所以體能相對來說好了很多,也不存在前世的近視眼。
同時對比外省的軍校,現在黃埔軍校也在辦,但是一是路途遙遠,二是黃埔軍校的政治性太強,派系站隊太多。相對而言閻錫山辦的軍校是最適合他的,李狗剩於是也就不再猶豫。在將自己的決定和父母說了後,他們也認為在當下,去讀軍校是一個不錯的路子,在莊戶人家沒有其他的路子好走,父母也無法提供助力,想要立業只能靠自己的打拼,生死由命,於是也都同意李狗剩的決定。
在得到了家人的支援,李狗剩也就做起去忻縣的準備。李狗剩先是去改個名字,現在他的名字是李狗剩,在農村為了孩子好養活,一般給孩子起一些眾人都叫的名字,在他們全村就有好幾個狗剩,擁有前世記憶的他之前覺得名字就是個代號,也就無所謂了,所以一直叫到現在。
但是以這個名字去報考軍校就有點太俗氣,於是李狗剩先給自己改了名字,他認為此行志向堅定,不闖出名堂就不回來,就叫李志堅,家人聽後也都認為很不錯,從此李狗剩就改名為李志堅了。然後在地方上開具了證明自己身份的說明文書,怕在稽核時年齡不過關,就將生辰時間向前移了兩年,因他日常中也性情也比較沉穩,倒是登記的人也未發現有什麼問題。
到了快考試的日子,辭行了家人,拿著家人給籌措好的盤纏出發,先在家人的陪同下步行來到縣城,忻縣也就是之後的忻州,都在晉北,直線距離並不遠,然後聯絡了大車行,找了熟人進行關照,然後坐大車來到學校所在的忻縣,參加北方軍官學校的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