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電子競技不需要玄學(第1/2 頁)
第三輪比賽結束後。
官方直播間評論區:
[絕望的二旬老人]:“說好的五人開黑,怎麼變成四個啦啦隊陪賽博婉兒搞書法展?”
[我好充明]:“以我多年玩智慧手機的經驗,這一局沒那麼簡單,建議給婉兒尿檢。”
[雲邊有個小b嘴]:“樓上真t逗,自己玩的菜還不承認別人技術好,咋的?你的話是剩紙啊?”
[把男友的話當廁紙]:“跟男友雙排一直用婉兒,目前冷戰兩個月(微笑)”
[老公在外面包養小山]:“王者有德華這樣的玩家真的像吃了蒼蠅一樣的感覺。”
[刻薄教程導師]:“有一種吃了蒼蠅的感覺,但你不要忘了蒼蠅也吃大便,重新捋一下現在有沒有一種黃雀在後的感覺?”
[霸總給藍翔校花食堂飯卡充46萬]:“蘇瑤可真有心機,反向勾引我男神。”
當蘇瑤這邊的隊伍斬獲第三場酣暢淋漓的連勝時,官方直播間的資料監測屏上,實時觀看人數已突破開播以來的峰值。
彈幕風暴以每秒數百餘條的速度席捲螢幕,各色id的發言在虛擬投影中交織成斑斕的資料流———【這姐的操作是開掛了吧?】
【建議嚴查程式程式碼】
【電子競技不需要玄學】
【導播能不能切個全景視角】
【家人們誰懂啊!五個人推塔推得比雙十一快遞還急,結果被蘇瑤偷家了!】
【好傢伙直接給對面整出電子工傷】
鋪天蓋地的評論席捲著直播間螢幕。
而導播間裡,總導演剛子正盯著全息投影的戰術面板。
指尖無意識摩挲還有餘溫的保溫杯。
這原本是值得開香檳慶祝的時刻,可環繞在他身側的六塊螢幕正持續彈出警示:輿情監控系統捕捉到“審美疲勞““劇本痕跡“等關鍵詞出現頻次較昨日暴漲300。
觀眾留存曲線在第三局後半段出現明顯下滑,雖然後面資料很快又有所提升。
但更棘手的是,甲方剛發來的會議紀要裡,明晃晃標註著“建議深度繫結蘇瑤個人ip“的加粗字型。
“競技類綜藝最怕的就是失去懸念。“執行製片鐵蛋用手扯松領帶。
虛擬會議室裡他的全息影像正泛著焦慮的藍光,“現在每局開局似乎不用多想都呈現一邊倒趨勢,觀眾開始質疑比賽真實性。更要命的是“
他調出懸浮屏裡的市場部資料模型,“當某個素人選手的熱度佔比超過總流量的47,贊助商的roi預期就會開始滑坡。“
此刻,節目組資料後臺正實時跳動著殘酷的對比:關曉代言的一款美妝產品預售量僅達其他頂流明星同品類代言的1/8;
根據之前的調查資料蘇瑤在某平臺的直播間觀眾79集中在18-24歲電競垂直使用者。
這樣的使用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消費潛力。
而孟彥辰上週的機場街拍,直接帶動輕奢品牌當日搜尋量暴漲320。
資本要的是一個能給他們帶來流量和實惠的資源。
可蘇瑤也並非是最合適的人選,這點著實有點想不通。
即便導播刻意切給關曉的每個特寫鏡頭都能引發彈幕狂歡,但這些資料在資本市場眼中,不過是困在資訊繭房裡的數字遊戲。
監控屏的冷光映照著策劃團隊凝重的面容。
他們比誰都清楚:當一檔標榜“公平競技“的節目開始依賴個人英雄主義敘事,那些真正讓觀眾腎上腺素飆升的戰術博弈、絕地翻盤和團隊制衡,正在被飯圈化的資料狂歡悄然吞噬。
說白了其實就是總是一個隊伍贏沒啥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