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1/2 頁)
徐姨娘素來性情溫和,眾人少見她如此疾聲厲色的樣子,胡氏嚇了一跳,忙忙道饒。正看著大夫給錦心請脈的另一個乳母盧氏上前兩步,推著胡氏走出屋子:「姐兒正頭疼呢,你可消停些吧!」
錦心頭疼著,倒還能分出些思緒來苦中作樂:好容易這樣清醒一回,也不知下次再這般全然清醒起來是什麼時候了。一直半知半覺的,就彷彿半夢半醒的,有些事情實在不放心。
但仔細一想,也是難得,能夠放下牽掛,就平平靜靜地過日子,做個只是比旁人聰明靈醒些的文四姑娘。
方家一去,便算是除了個禍患,就那樣無知無覺地,在姨娘身邊慢慢長大也好。
不過那胡氏,還是早些處理了。
她越是頭痛,想的事情越多了,也是抱著幾分怕明天醒來又是半知半覺事情都記不大清的樣子,這會先得通想一遍,牢牢記住,不然你指望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就是夢裡見過再多,先一個醒來就忘了大半,用又能用上幾分呢?
如今看來是有兩點,一是胡氏行事實在不端,後頭還要有一件禍患,留不得;二是銀錢箱籠還是要把握在自己手裡,婄雲和繡巧都很堪用,婄雲老練,繡巧日後也是能獨當一面的人物,不過是缺□□、少歷練。
回頭想個由頭叫如今掌著她箱籠的胡氏、盧氏二人教導婄雲與繡巧,盧媽媽做事盡心,叫她教導繡巧定有好結果,至於胡氏,就叫婄雲去和她鬥智鬥勇。
後頭那一樁禍端也不用怕,婄雲知道,即便屆時她沒有感應想不起來,婄雲也會把事情做得周全的。
就胡氏那兩條小細膀子,不是錦心看不起她,實在是天大的實話——都不夠婄雲一根手指頭撅的。
不過從這幾年的經歷來看,她在大事來臨前總會隱約有點感應,夢裡的事情平時記不住,那時也能記住幾分用到現實來,大事就是整個人清醒過來把所有事情記清楚。
這樣很好,下回去半山觀還是要和老道士掰扯掰扯,總是不上不下地吊著她是什麼意思?
哪怕能多知道一分也是好的。
如此想著,眼前漸黑。
隱隱的,錦心鬆了口氣。
這事算是完了一半了,溫國侯府與方家世仇,拿了方家的把柄不可能不辦事。
至於大姐姐與秦王世子謝霄……他們的事,就讓他們自己去磨吧
錦心閉上眼:她是累了,不想摻和這些事了,她已為大姐姐掃去方家這個障礙,嫁與不嫁,單看大姐姐了,成與不成,也全看謝霄。
謝霄……錦心指尖微動,今兒見那傢伙不對勁,若真如她所想,那可真是熱鬧了。
打了幾十年的交道,也脊背相託過,大家都是一起擼袖子造過反的人,還是希望這位老朋友能夠如願吧。
她實在是累了,支援不住,要睡了。
再醒來,又是懵懵懂懂的文家四姑娘阿沁了。
第四回 躺到第二:霜頂蜜桃。……
被請來的大夫是文家的供奉,在文家也有十幾年,醫術精湛自不必提,是年輕時受了文老太太的恩惠,上門報恩來的。
本來文老爺說好待他照顧著文老太太歸了西,文家以重金酬謝,然後天高海闊,無論這位大夫想做什麼,文家都會相助一二。
這也算是全了一份恩義。
不料卻生了個四姑娘錦心,自幼身體孱弱,醫者言是胎中養氣不足,乃至先天氣血虧損,須得慢慢養著,好生調補。及到三歲上,又添了夢魘、頭疼的疾症,文老爺生怕孩子留不住,便好言挽留,請他留在文家照顧四姑娘。
這位閆大夫倒也應了,文府僻靜處開了街門的一個小院落,他便在那住了近二十年了,開闢出幾塊小藥圃,有兩個藥童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