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兵敗(第1/2 頁)
南國向大周派去一名士大夫,雙方具體商量議和事宜。
為了讓大周儘快從境內退兵,南國開出了足夠的籌碼,對方願意割讓鎮南關以南200公里的土地,包括四郡三十六城作為對大周的補償,並賠償白銀400萬兩,5000匹戰馬,並且南國皇帝將自己最喜歡的三皇子送往大周作為質子。
雙方約定,20年之內,不起兵戈!
大周朝廷這邊,經過文武百官的商議,最終同意了這一提案。
南國還是有些底蘊的,想要將整個南國覆滅,這其中存在著很大的難度,之所以如今南國這麼心急想要與大周重修關係,是因為對方想抽出精力去解決西面羌國入侵以及少數部族內亂的問題。
對於南國皇室來說,其實羌國入侵以及少數部族叛亂並不致命,最怕的便是大周在一旁虎視眈眈的盯著。
大周軍隊已經陳兵南國境內,這勢必會牽制住大批南國精銳之師,從而無暇顧及羌國和少數部族對他們的進攻,時間久了,勢必會將整個南國徹底拖垮。
南國皇室很明白這一點,如今的大周也是處境艱難,與其這樣相互間陷入內耗,倒是不如雙方坐下握手言和。
大周也不想將南國逼入絕境,到時候搞得魚死網破,對誰都沒有好處,索性見好就收,最主要的是如今大周境內內亂還未平息,戰爭已經持續了兩年多,百姓也需要休養生息。
於是雙方選擇各退一步。
等到蘇宇等人從南國境內回到關內的那一刻,受到了邊關百姓熱烈的歡迎。
如今匪軍名震整個大周,所有百姓都清楚若非匪軍不顧個人身死,義無反顧殺到南國腹地,導致南國內部生變,如今大周王朝根本不可能結束與南國的戰亂。
原本打算投軍的那部分百姓,得知匪軍巔峰時期接近6萬人,出走鎮南關後,待到如今回來只有兩千多人的那一刻,很多人心疼不已。
準確的說,整個匪軍目前僅有2307人。
得知這個訊息,不少人選擇加入匪軍,自願成為匪軍一員。
對此蘇宇自然也是持歡迎的態度。
不過。
時間至此。
戰爭還沒有結束。
蘇平康所帶領的叛軍,如今還沒有被平定。
就在原襄陽12萬聯軍與鎮南關15萬大軍兵合一處,展開對南國進攻的這後四個月時間內,蘇平康這邊也有自己的大動作。
北境那邊遞上議和書的那一刻,蘇平康便覺得事情有些不妙了。
緊接著,大周戰神林天羽率領8萬鎮北軍接替原襄陽城廣陵-東林-長威12萬聯軍負責阻擊任務的那一刻,蘇平康的這一預感終於得到驗證。
30萬大軍殺向南國,致使南國節節敗退,積攢了兩年的戰爭優勢在這一刻蕩然無存,這讓蘇平康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甚至,一度陷入到了嚴重的自我懷疑之中。
他明白,若是南國宣佈戰敗,那麼他所領導的叛軍用不了多久,定然也會遭到剿滅。
思前想後,擺在蘇平康面前的生路僅有一條,那麼便是攻破大周皇都。
因此,擺爛了近乎兩年的蘇平康打算放手一搏,企圖做這最後的掙扎。他知道這是他最後的機會,如今大周絕大多數兵力投入到南國戰場,大周境內兵力同樣空虛,只要突破眼前林天羽所帶領的鎮北軍大營的封鎖,用不了半個月,他就可以率兵直達皇都。
於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大周王朝建國百年以來最慘烈的一場戰鬥打響,雙方在雲頂平原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
一方由大周王朝戰神林天羽率領的8萬鎮北軍,加上當地3萬府兵,總人數超過了11萬,另一方,則是由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