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瓦缸寨名古時傳 瓦崗寨名雅化成(第4/9 頁)
頂上,形成斑駁的光影,彷彿在低語著這裡的故事。我沿著石子路前行,每一步都踏著歷史的足跡,感受著這片土地的厚重與滄桑。
在這裡,我有幸遇到了楊萬花大姐,她的熱情邀請如同春風拂面,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她的笑容,如同春日的陽光,照亮了我的心房。楊萬花大姐拉著我的手,帶我走進了她家的院落,那裡種滿了各種花草,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清香,彷彿在訴說著歲月的溫柔。
在她的敘述中,瓦崗寨小組的歷史緩緩展開,如同畫卷在我眼前徐徐展開。
“瓦崗寨小組的起源,源於一群為躲避戰亂而遷徙的村民。”楊萬花大姐的聲音中帶著歲月的滄桑,她的眼神彷彿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動盪的年代,“那時,這裡荒涼無人,我們的祖先們在這片土地上開疆拓土,築起了家園。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開墾出一片片田地,建造了一座座房屋,將這裡變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村莊。”
隨著時間的流逝,瓦崗寨小組逐漸壯大,村民們的日子也漸漸好了起來。然而,受限於地理環境的制約,村民們的生活始終艱辛。山高路遠,土地貧瘠,雨水不足,這些都是他們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為了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質,政府做出了搬遷到東川城郊的決定。”楊萬花大姐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期待,“搬遷之際,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不捨。我們在這裡生活了幾代人,每一寸土地都烙印著我們的足跡。但為了更美好的生活,我們還是選擇了勇敢地邁出這一步。”
搬遷後的瓦崗寨小組,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嶄新的房屋寬敞明亮,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村民們的生活質量顯著提升。自來水、電力、網路等現代便利設施紛紛落戶,孩子們有了更好的教育條件,年輕人有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楊萬花大姐指著遠處的新村,自豪地說:“看,這就是我們的新家。雖然離開了故土,但我們依然保持著瓦崗寨的精神,那就是團結、勤勞、勇敢。我們相信,在新的環境中,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我站在楊萬花大姐的身邊,望著眼前的新村,心中充滿了感慨。瓦崗寨小組的故事,不僅是一段歷史的傳承,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奮鬥與夢想。在這裡,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
隨後,我踏上了前往深彎小組的路程。這裡的地形崎嶇多變,山勢險峻,彷彿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畫卷。然而,儘管外界環境如此嚴苛,村民們的居住環境卻出奇地和諧宜人。每一座房屋都巧妙地融入了山間,與周圍的自然景觀相得益彰。
在一片金黃的蕎子地旁,我遇到了正在田間勞作的丁德才村民。他停下手中的活計,擦去額頭上的汗水,露出了一臉的疲憊但滿足的笑容。他看到我,立刻放下手中的農具,熱情地邀請我到他家坐坐,並開始向我講述深彎小組的故事。
“深彎小組的歷史與瓦崗寨相仿。”丁德才停下手中的活計,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我們這裡以前交通閉塞,生活條件艱苦。山高路遠,外面的世界對我們來說,就像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丁德才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懷舊的情感,“我們的祖先們在這裡開墾土地,辛勤勞作,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著農耕文化。但是,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我們的發展一直受限。直到政府決定將我們搬遷到東川城郊,我們的生活才有了新的轉機。”
搬遷到東川城郊後,雖然村民們離開了熟悉的土地,但新家的生活條件確實好了很多。丁德才指著遠處的新村,興奮地說:“你看,這裡的環境比以前好多了。政府為我們修建了新的房屋,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設施,孩子們也有了更好的教育機會。”
,!
丁德才的話讓我更加好奇,他繼續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