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蛛網成型,眾人難逃(第3/8 頁)
心領神會,當即緘口不言,將話語權悄然交予張平。
張平面沉如水,不慌不忙地回道:“我們只是使團護衛,職責所在,僅是受命保護使團安全。至於其他事情,並未有任何安排。江國但可放心,我們定會恪守本分。”他的語調平穩,字句間卻似暗藏玄機,讓人難以捉摸其真實意圖。
青衣女子微微一怔,似乎對這個回答並不滿意。她輕輕挪動了一下身子,屏風後的身影隨之搖曳,發出輕微的衣袂摩挲聲。“張護衛此言差矣。張毅將軍於梁國而言,舉足輕重。如今他深陷囹圄,命懸一線,若不及時營救,一旦有個閃失,梁國還有誰能出任大將軍一職又有誰能對抗得了江國的鐵騎橫掃梁國!而兩國關係恐生變數。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想必不用我多言,二位也應清楚。”她頓了頓,微微提高了聲音,“我聽聞葉統領一向足智多謀,張護衛亦是忠勇之人,難道如今面對將軍的困境,卻要袖手旁觀嗎?”
張平依舊神色鎮定,微微拱手道:“姑娘所言甚是。只是我等護衛,一切行動皆需聽從陛下指令。若無明確指示,不敢擅自行動。還望姑娘能夠理解。”他的言辭看似恭敬,實則綿裡藏針,與青衣女子展開了一場無形的較量。
青衣女子輕輕嘆了口氣,那聲嘆息彷彿蘊含著無盡的無奈與失望。“二位如此謹慎,自是職責所在。但將軍的狀況實在令人揪心,每多耽擱一刻,他便多一分危險。我雖只是一介女流,卻也知曉大義。二公主與將軍情誼深厚,她一心想要營救將軍,無奈勢單力薄,才盼著能與二位合作。”
葉青緹在一旁默默觀察著兩人的交鋒,心中暗自思索。他深知此次會面至關重要,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都可能影響到整個營救計劃的成敗。而這青衣女子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勢力與謀劃?劉碧珠又為何選擇如此隱晦的方式來商討營救之事?這一切的一切,如同重重迷霧,籠罩在他的心頭,亟待他去撥開雲霧,探尋真相。
此時,青衣女子又緩緩開口:“二位若有顧慮,不妨直言。但時間緊迫,我們需儘快定下計策,否則將軍危矣。”她的語氣中帶了一絲催促,手指不自覺地抓緊了衣角,那瘦弱的身影在屏風後顯得愈發緊張。
張平深知,身處敵國腹地,他們就如同在虎狼巢穴中周旋的狡狐,任何一個細微的疏忽都可能招致滅頂之災。此次前來面見可能是劉碧珠派來之人,更有可能是慎刑司故意引誘他們漏出破綻,然後一網打盡!這行為猶如在懸崖邊緣行走,一步踏錯,便是萬劫不復。他的眼神中透著高度的警覺,如鷹隼般銳利地掃視著四周的一切,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潛藏危險的角落。
自從看到屏風後那隱隱約約的青衣女子身影時,張平的心絃瞬間緊繃到了極點。他清楚地意識到,眼前之人的身份虛實難測,很有可能是慎刑司設下的精巧陷阱,專門用來誘捕他們這些來自大梁的使團護衛。一旦輕易露出底牌,承認他們計劃營救張毅將軍,那麼就等於親手將把柄遞到了敵人手中,坐實使團護衛是奸細的罪名。到那時,江國皇帝責罰,使團為了自保,必然只能無奈地交出他們二人。而失去了護衛的使團,在這敵國的土地上就如同失去了爪牙的困獸,根本無法衝破重重阻礙平安返回大梁。如此一來,國書無法順利遞交到梁帝手中,兩國之間的和談大業必將付諸東流,引發的連鎖反應可能會讓兩國邊境陷入戰火紛飛之中,無數百姓將因此生靈塗炭。
青衣女子似乎敏銳地察覺到了張平他們的疑慮與不信任,只見她輕輕從袖中取出一物,那是一塊溫潤的玉佩,在昏黃的燭光下散發著柔和的光澤。張平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過去,當看清玉佩上刻著的“李戴”二字時,心中不禁一震。他知曉,這乃是張毅將軍的貼身之物,尋常之人絕難獲取。可即便如此,他心中的警惕依舊未曾有絲毫鬆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