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劍山村偶遇(第4/7 頁)
期許。
張平憑藉著過人的智慧與不懈的努力,成功解決了煤礦開採過程中諸如照明、安全及排水等一系列棘手難題後,在英州又逗留了幾日。這段時間,他一方面仔細檢查各項工作是否穩定執行,確保煤礦開採能夠持續安全地進行;另一方面,他也在為接下來的行程做準備。張平心中一直懷揣著對廣闊世界的強烈好奇,渴望趁著這難得的閒暇時光,四處遊歷,多見見世面,深入瞭解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終於,準備妥當後,張平帶著侍女張玉嬌踏上了西行的路途。他們一路風餐露宿,那匹馬車幾乎沒有休息,往西走了半個月。這一日,二人踏入了黃土高原地區。剛一進入,凜冽的北風便如脫韁的野馬般呼嘯而來,發出呼呼的聲響,那風彷彿冰冷的刀子,毫不留情地從人體表面狠狠掠過。
張平自幼勤修武功,身體素質遠超常人,這般寒冷的北風對他而言,不過是稍感涼意罷了,並無太大影響。然而,一旁的侍女張玉嬌可就有些吃不消了。她平日裡並未修煉武功,在這刺骨的寒風面前,單薄的身軀被吹得瑟瑟發抖。無奈之下,她只得趕忙用衣服緊緊蓋住面部,試圖以此來阻擋那如刀般的北風。
張平察覺到張玉嬌的異樣,趕忙轉身,關切地詢問道:“玉嬌,你難道一點武功都不會嗎?竟如此懼怕這種程度的北風。看來等會兒進了城鎮,得給你買點護膚胭脂,再添置些頭巾,可別把臉給凍傷了。”張玉嬌微微點頭,在衣服的遮擋下,聲音有些 打顫:“公子,這風實在是太冷了,我從未經歷過這般嚴寒。”
二人繼續前行,不多時,便來到了大西北的一座小鎮。這座小鎮頗為奇特,鎮子規模不大,佈局卻一目瞭然。除了必不可少的客棧、米行和菜店外,街道兩旁幾乎是清一色的打鐵鋪。此起彼伏的打鐵聲,交織成一曲獨特的樂章。
張平對此充滿了好奇,心中暗自思忖:“這裡的人居然大多以鍊鐵為生,不知其中有何奧秘。”於是,在他倆吃過午飯後,張平迫不及待地來到了一家鐵匠鋪。鐵匠鋪內,爐火熊熊燃燒,映紅了鐵匠們黝黑的臉龐。張平面帶微笑,主動與一位正在打鐵的師傅攀談起來:“師傅,你們這兒怎麼這麼多鐵匠鋪呀?感覺整個鎮子都靠鍊鐵為生呢。”
那位鐵匠師傅停下手中的活計,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熱情地說道:“客官有所不知,咱們這地方,雖說地處偏僻,但鐵礦資源豐富。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藝,就是打鐵。靠著這手藝,咱鎮上的人才能養家餬口。而且,咱打的鐵器,質量那是沒得說,周邊好多地方都來咱這兒進貨呢。”
張平饒有興致地聽著,又問道:“那師傅,你們鍊鐵的過程一定很辛苦吧?這手藝傳承可有什麼講究?”鐵匠師傅笑了笑,娓娓道來:“辛苦是辛苦,但習慣了也就不覺得啥了。這手藝啊,講究的就是個耐心和細心。從選料到鍛造,每一步都得拿捏得死死的,差一點都不行。這傳承嘛,都是父輩傳子輩,一代一代這麼傳下來的。”
張平與鐵匠師傅相談甚歡,從鍊鐵工藝到小鎮的生活習俗,瞭解了許多以前從未知曉的事情。在這個小小的鐵匠鋪裡,他感受到了大西北獨特的風土人情和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
張平饒有興致地在鐵匠鋪裡觀察著,很快便注意到他們鍊鐵時依舊是以木材作為燃料。憑藉著對冶煉技術的瞭解,他心裡明白,以木材為燃料,所能達到的溫度並不夠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鐵製品的質量與效能。
此時,鐵匠們從一旁取出一大塊紅黑色的鐵礦石,小心翼翼地將其放入熊熊燃燒的爐子裡,準備進行融化煉製。那鐵礦石在爐火的舔舐下,漸漸變得通紅,可張平清楚,這樣的溫度對於優質鋼材的煉製來說,遠遠不夠。
張平心中滿是好奇,忍不住開口詢問:“你們這般精心煉製,是在製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