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平安“無”事(第2/2 頁)
受到朝廷的重視。
《史記》中寫道:“賜天下鰥寡孤獨、窮困及年八十以上孤兒九歲以下布帛米肉各有數。”每到國家有大祭,或者立後等喜事,漢代的統治者便會想到老幼的苦難生活,與他們同樂,為此給予了其食物、衣服的幫助。
歷代帝王對老人的幫扶手段不盡相同,有像上面說的賜予食物、衣服的,有幫忙建房的,有免除田租的等等,就連當今皇帝劉宏也曾經發過詔書,要求各地官員盡力幫扶當地老幼,只是這些年來,大漢戰亂頻發,沒有多少官員將這要求完全落到實處而已。
而這次劉備下令設定扶老院,便算是響應了皇帝陛下的詔令,而且是首次使用扶老院的方式進行,還在重九之日祭祀的時候提出,這便是在這特殊日子加上敬老概念的開端了,畢竟所有的新東西都要讓人有一個接受的過程。
最後一個,蔡邕的會稽學府正式開始講學,瞬間吸引了不少本地學子前來學習,而且經過前期的造勢,訊息已經傳到了鄰近的吳郡、豫章、丹陽等地。估計不久之後,訊息將會傳遍整個揚州,甚至是周邊的徐州、荊州。
與此同時,蔡邕寄出的信件均有了回覆。
荊州龐家的回信婉言謝絕了蔡邕的建議,只說龐統年少,不捨得離開家人,暫時由家中長輩親自教導,待年歲大些,再來聆聽蔡公教誨。
雖然劉備知道自己暫時見不到龐統了,但是自己早有心理準備,也不算太失望。不過,另外一邊給他的,就不是失望了。
原來,琅琊諸葛氏的諸葛玄收到蔡邕的信件之後,前往泰山郡與自家兄弟諸葛珪商議一番,二人均認為兗州之地,民亂頻發,大戰不斷。而根據蔡大儒信中所言,自新任會稽太守上任後,重拳出擊打擊山越,會稽已然太平起來了,並且那裡遠離中原,應不會被戰亂所及。
諸葛珪身為泰山郡丞,卻無法護得琅琊的家人周全。倒不如讓自家兄弟帶著自己的家眷到會稽去,學習的同時可以躲避戰亂。於是,二人聯名給蔡邕回了信,決定由諸葛玄帶著自己和諸葛珪的家眷到會稽來,諸葛玄作為名士來講學,子侄輩則前來學習。
這個訊息把劉備差點樂瘋了,畢竟諸葛玄不僅要把自己最想要的諸葛亮帶來,還要把諸葛瑾也帶來,這個人也一點不簡單啊!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