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1/2 頁)
「二皇子貪贓枉法?」皇帝瞪大眼,不相信安樂公公所說的。
「是的,蕭御史是這麼跟老奴交代的,他還讓奴才轉告皇上,若是皇上不見他,明日一早他就在朝堂上提出這事。」
皇帝怒拍龍案,「該死的,讓蕭天成給朕滾進來!」
先姑且不論宏兒貪贓枉法這事是不是真的,一旦在朝堂上提出,到時真的是騎虎難下,他就算是皇帝,也很難維護宏兒,這事勢必要交由三司調查審理。
不一會,蕭天成捧了一大迭文書進入御書房,「微臣見過皇上。」
皇帝見他如此不好行禮,擺了擺手,「免禮了。」之後語氣轉為冷戾,「蕭愛卿你堅持定要見到朕的原因,朕已經知道,二皇子在民間聲望一向很高,你可知道若是提出莫須有的罪名,你會引起多少民怨?朕可不想失去一個好臣子。」
皇帝這番話聽起來全然是愛才之心,提醒他若稍有不慎,可能會就此丟了聲望,卻也同時暗示著,他想舉發二皇子貪贓枉法,最好想清楚頭頂上的那頂烏紗帽還要不要戴,若是誣告陷害,自己這皇帝絕對會摘了他的官位。
「皇上,還請先行御覽。」蕭天成沒有多費唇舌,直接將最上面那份文書交給安樂公公,由他轉交給皇帝。
皇帝疑惑的攤開那份文書,上面蓋滿了滿滿的血指印,令他震撼不已,瞪大龍目看著蕭天成,「這是?」
「萬民書。」蕭天成語氣鏗鏘有力,嚴肅的與皇帝對視,「三年前,騰龍江潰堤,下游百姓死傷數百萬人,二皇子奏旨押糧到災區救助百姓,同時運送兩百萬兩白銀前往災區修建堤防。可二皇子夥同他的黨羽,在中途昧下大半賑災款項,再以刁民難馴,貪得無厭為由,派軍鎮壓災民,導致災區死傷更加慘重。
「民怨沸騰引發暴動,二皇子黨羽欺上瞞下,將這事掩蓋過去,百姓們有冤無處伸,只能上京尋找機會告御狀。前些日子,微臣在返家途中被攔住,他們獻上萬民書,微臣看了,這才得知當年的真相原來如此不堪,歌功頌德的政績背後是如此貪贓枉法、腐敗不堪。」
皇帝沒想到自己栽培的繼承人竟會犯下這般大錯,這個國家未來是他的,可他竟然如此對待百姓,這樣教自己如何能夠將國家交給他?
「皇上,這裡還有一份是從軍中傳來,內容包含二皇子搶奪下屬軍功等等的證詞與證據,請皇上過目。」蕭天成將另外一份文書也交由安樂公公呈上。
皇帝放下手中萬民書,飛快地掃了眼另外一份文書,看到蕭天成手上還有厚厚一迭,臉色陰沉無比,「連你手上的全部一起呈上。」
「這些是二皇子勾結上下,接受朝廷眾臣、富豪商賈賄賂的名單與證據。」蕭天成無視於皇帝那張已經比墨汁還要黑的臉,繼續一一稟告齊信宏的罪狀,最後沉著臉問皇帝,「不知皇上您打算如何處置二皇子?」
本來對齊信宏寄予厚望的皇帝,看到一件件攤開在他面前的證據,對二皇子只有濃濃的失望與怒氣。
到後來,他氣得怒火衝天,對著安樂公公怒聲咆哮,「馬上把那不孝子給朕叫來!」雖說太子之位一直未定,但宏兒是嫡子,背後又有雄厚的母族支援,自己這皇帝又屬意他繼承大統,這太子之位遲早屬於他,他有必要如此急功近利,視百萬災民為螻蟻,視軍中同袍為踏腳石,貪婪地大肆搜刮斂財嗎?這樣的人,日後如何坐在這龍椅上統領天下,對天下百姓負責?
雷霆之怒眾人難以承受,安樂公公雖然是皇帝的心腹,在這時候也不敢有所耽擱,趕緊出去派人傳喚齊信宏,否則他就是皇帝盛怒下第一個犧牲的倒黴鬼。
蕭天成將所有證據留在御書房,便告辭離去。
齊信宏進到御書房後,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沒有人知道,只有小道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