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熱火朝天的建設(七)(第3/4 頁)
狼什麼的來搗亂,到下午吃過飯,還要去脫粒,脫粒完還要晾曬、揚塵、再歸倉,張洪便給大家放了假,休息3天,作為秋收後的休閒時刻。
但張洪和巫等骨幹不能歇著,部落現在看似家大業大,但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也比其他部落多。
首先是其他部落人員返回的問題。長達兩個半月的“僱傭”生活,讓這些各個部落的獵手們很是忙碌,但看著熊部落和其他部落的人在忙著,自己也不好意思偷懶。不過還是有很多人想回到自己的部落,尤其是有配偶和家人的,更是歸心似箭,有很多已經悄悄地問熊大熊二他們的歸期了。
然後是秋耕的事情,雖然秋收完剛剛到8月份,但此地的緯度很高,天氣涼的也快,已經過了立秋,田野裡清晨的時候已經有了露水。這個時候是比較適合給已經耕作過的田地翻土的,粟杆留在地面上的,還有十幾厘米,需要將這些茬子全部給清理出來,方便來年種植。
接著是開荒的工作。今年收穫的4萬公斤的粟,在外人看來是堆積成山,但實際上只有800多石,脫了殼之後更是隻有500多石。如果按照之前的演算法,搭配著肉食蔬菜,平均每人一天消耗1斤粟米,熊部落150個族人,每天就要消耗150斤粟米,還不夠吃一年的。
這還沒算上留存的種子、雞鴨牲口的口糧、耗損的部分,算上這些,估計只夠吃上半年的。
趁著現在熊部落的眾人們都對粟的豐收大為震撼,張洪決定趁熱打鐵,要讓明年春耕更多的田地,所以開荒很有必要,只有更多的土地,種上更多的粟,來年才會收穫更多。
根據這樣的想法,以及逐漸減少打獵的食物佔比,部落明年收穫的粟米至少要達到15萬斤即1500石,才能讓200個族人以每天2斤的量消耗一年。
還有各類產品恢復生產的工作:食鹽、鐵器、煤礦、陶器、織布、木匠……這些產業都得需要有技術經驗的人來做,目前除了技術人員缺,普通的輔助人員也缺,人口還是制約著熊部落的進一步發展。
而要發展這些產業,就要有充足的原材料,可原材料要麼在山裡,要麼在地裡,都需要人手去開採和採集;
除此之外,還有放牧、養殖、種植,這些天以來,部落現在鹿群的數量在120只,野豬280多頭,驢子200多頭,羊500多隻,雞有近2000只,鴨子也有800多,這些牲口,也都是要吃東西的。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這些牲口,都要用收穫的穀子來給他們做飼料。
……
事情千頭萬緒,但不管怎麼說,隨著粟的大豐收,部落還是結結實實地將自己部落食物儲備的安全性和抗風險性提升了一大截。
安全的生活環境、豐富的食物、充足的人口,即使是後世,這種生活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盛世了。忙完這些天,張洪經不住睏意,倒在床上立馬就睡著了。
一直睡到第二天的中午,張洪才醒來,深度睡眠對解除疲勞很有幫助,起來後的張洪,除了身體肌肉有些痠痛,精神非常良好。
來到食堂吃完給他留的飯之後,張洪找到了蹲在蘑菇屋的巫,想跟他商量著接下來的工作安排。
其他部落的人最多再待十天就要往回趕了,而且答應他們的“費用”,也要兌現。當時跟各個部落承諾的,每個月會按照1斤鹽的費用作為勞動的額外補償,這筆費用,也就是不到500斤鹽就能解決的;而當時沒打算讓他們參與狩獵,可出於食物的儲備考慮,張洪便跟帶隊的各族商量,以打到獵物四分之一的費用,作為對他們出力的補償。兩個多月以來,支援建設的160名獵手,共收穫獵物肉乾4500條,獸皮400多張,活捉的牲口120多頭,雞鴨沒算,那按照這個比例,需要支出肉乾1125條、獸皮100張、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