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想留下家園的記憶 8(第1/1 頁)
話題很自然地就過渡到了顧小歡的專業內容。
“我這個製糖工程專業,研究的是人類生命過程中所需的糖源問題。”顧小歡解釋道,“其實,我們國家也很關注糖業發展,出臺了很多促進糖業結構調整的政策。”
“那是自然,”顧長順一臉驕傲,“糖是很重要的生活物資,國家肯定要想辦法保障食糖市場的供給。”
看沐川點頭表示同意,顧長順又故意看著兒子,大聲說:“小歡畢業後,就回來幫你二叔的忙,把我們糖廠搞起來,擴大規模,再創輝煌。”
這話說得近似於口號,但顧小歡卻乖巧地應道:“爸,我會努力的。”
“嗯,咳咳,要好好幹,給那些不看好我們糖廠的人看看,我兒這些年的書不是白讀的,那些停產的廠房,也都能再用起來。”
這話的針對性過於明顯,李聰一眼就捕捉到女兒、沐川、吳昌平異樣的神色,忙岔開話題,聊起一些生活趣事。
意想不到的是,陳爽對老顧、沐川的齟齬一無所知,又好奇地問起顧小歡的研究方向。
顧小歡有問必答,耐心地回道:“研究方向麼?一般有三個研究方向。一是糖類物質及其藥物的製備與生物利用,一是天然糖質分離純化新方法新技術,還有一個是功能碳水化合物材料理論與技術。”
“你的研究方向是哪一個呢,小歡哥?”陳爽問。
”我研究的是,功能碳水化合物材料理論與技術,”顧小歡說,“這裡面又細分了四個不同的研究方向。”
他看了老顧一眼,認真地說:“考慮到經營‘尋常小味’的切實需求,我選擇的課題是,功能碳水化合物材料合成、改性理論和新技術的研究。”
顧長順聽得有點懵:“這術語也太專業了,聽不懂。”
“爸,這個研究呢,是針對生化、醫藥和保健功能食品的高效應用技術。我想了很久,做閩派甜品的廠家那麼多,我們要想突圍而出,一定要提煉出自己的特色。”
“什麼特色?我們顧家一貫的特色,就是健康美味。”
“這還不夠,爸。美不美味,舌頭就可以分辨。健不健康,還需要資料、理論的支撐,和適當的營銷策略。”
“有道理吧,”顧長順點頭表示認可,“你的意思就是,把我們的產品往保健食品這個方面靠一靠。”
”簡單說,就是這個意思。”
“這倒是個不錯的營銷策略,”顧長順瞟了沐川一眼,“糖廠發展起來,那些廢置的廠房就能用起來了。”
沐川笑而不語,只當沒聽懂老顧的意思,耳邊傳來顧小歡的一番豪言壯語:“做好研究後,我會嘗試對現在的產品進行升級,爭取能讓每一款甜品都更健康美味。”
這一晚,一貫健談的沐川,難得的保持沉默。老顧尚未說服,又來了個雄心勃勃的小顧,自己能把這個優質專案拿下嗎?長達三個月的研究,難道是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