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著手佈局(第1/2 頁)
聽到劉禪之言,王甫臉色微變,連忙施禮,正色道:“太子殿下,家族勢力猶如雙面刃,如能助力皇家安邦定國,則利國利民;如只為家族利益,則害國損民,百害而無一利。”
“王大人忠公體國,真乃國士無雙!”劉禪大為佩服,拱手為禮,驚歎道:“聽說王商、王士俱是王大人從兄,王家俊傑何其多也。”
“劉禪迴歸荊州,荊州安危繫於一身,要仰仗王公多矣,還望助我一臂之力。”劉禪再拜。
“敢不從命。王家上下皆唯殿下馬首是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王甫連忙帶著四位兒女回拜,慷慨激昂表忠道。
劉禪大喜,扶起王甫,“有大人一家鼎力支援,荊州定然無憂。”
眾人重新坐定之後,劉禪慢悠悠喝了一口茶,問道:“王大人,我二叔何故匆忙北伐?”
“殿下,前些日子,逆魏徵南將軍曹仁率大軍頻頻來犯我境,攻陷了幾個要塞和縣城,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前將軍十分氣憤,數次發怒,揚言要率軍北伐,教訓曹仁。”王甫憂心忡忡答道。
“曹仁不仁,跟隨曹賊數十年,屠殺成性,是該教訓一下。最好能殺了他,以震懾逆魏群賊。”劉禪眯著眼睛,殺機四溢。
“只是考慮到出兵過萬,須請示漢中王,故而一拖再拖。”
“前些日子,前部司馬費詩費公舉攜漢中王命,封君侯為前將軍,授假節鉞。他持假節鉞擁有充分的軍事指揮權,戰時就不必再請示,這才沒有了顧忌,前幾天就匆匆誓師北伐。”王甫回答道。
“他沒有開軍議,跟幕僚、武將們商議出兵之事?”劉禪側著頭問道。
“據在下所知,前將軍是接到來自許都一封密函,這才急匆匆率軍北伐的。並沒有召開軍議,只是說軍情緊急如同救火。命我留守後方,一是監視潘濬、糜芳等圖謀不軌之人,二是尋找太子主持荊州防務。”王甫又道。
“雲長文韜武略,作為鎮守荊州的一方軍政大員,獨擋一面的統帥,陸戰、水戰皆不下於曹周瑜等輩,這麼多年來北拒曹魏,東擋孫吳,深為曹操、孫權忌憚,殊為不易。然其自矜過甚,剛愎自用,驕傲自滿,過剛易折。”龐統嘆道。
“師父所言極是。”劉禪站起身來,淡淡笑道,“然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二叔就是天生傲骨,睥睨天下的戰神,沒有遭受過重大挫折之前,他都會是藐視天下英雄的這個性子。”
“父王這個假節鉞來得太過及時,更加助長了二叔的狂傲之心。”劉禪苦笑道,“加上漢中大戰諸將立下大功,而他無功受祿,更加激發了其久埋於心的立功建業之強烈願望。此事早在吾的意料之中。”
“以雲長的個性,迫不及待舉兵北伐乃是正常之事。”龐統點了點頭,疑惑道,“只是這封密函到底是誰所發?目的何在?”
劉禪伸出兩根手指,淡淡笑道:“能令二叔舉大軍北伐,這世上只有兩人。”
“除了漢中王,另外一位就是許都天子了。”龐統恍然大悟,“然而,天子被軟禁宮中,密函如何能如此順利送達荊州?”
“宮外定有人相助,也許是曹賊為破局而策劃的驚天大陰謀,或者是世家大族的大軍師聯盟的謀劃。總而言之,就是引誘二叔傾巢出動,然後以襄陽、樊城兩座堅城作為兩個支點,死死纏住二叔麾下的三萬大軍。”
劉禪揹著手,邊走邊分析。
“吾掌握的軍事情報顯示,孫權圖謀荊州之賊心不死,已然與曹賊勾結,隨時背刺孫劉聯盟,舉大軍偷襲荊州。”
“如此,荊州危矣!”王甫聞言大驚失色,幾乎跳了起來,臉色十分嚴肅,沉聲道,“殿下,現如今前將軍率主力幾乎傾巢而出,留守江陵城只有數千將士。我們如何是好?”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