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靺鞨寶(第3/29 頁)
,跟當年的琴高道士有的一拼哪!”
仙師隨手掏出一支熠熠生輝的玉笛遞給他。老頭兒接過玉笛,傻呵呵地問:“這玉笛跟我的竹笛能有多大區別?”
仙師樂了,解釋道:“竹笛嘛,綠油油的,跟龍的顏色相似,所以龍能接受它的聲音也就不足為奇了。而玉笛,潔白無瑕,跟龍形成對比,要是龍聽到玉笛的聲音,難免覺得新鮮奇特,忍不住跑出來瞅瞅。這就叫‘玄機暗藏,相生相剋’,神奇之處就在於此。”
老頭兒恍然大悟,滿心歡喜地接受了仙師的教誨,揣著玉笛離開了。
經過三年刻苦修煉,老頭兒終於掌握了玉笛的獨特音律。後來有一次,他來到岳陽,受到了刺史李虞的熱情接待。那時當地正值大旱,老頭兒便在夜晚登上聖善寺的鐘樓,拿出玉笛吹奏起來。果然,洞庭湖畔的龍王被笛聲吸引,不僅龍王親自駕到,還引來了一大片祥雲圍繞在鐘樓周圍。果不其然,一條年長的龍王嘴裡含著一顆璀璨明珠贈給了老頭兒。老頭兒按仙師所說,熬煉珍珠兩天兩夜,奇妙的事情發生了——一個化身人形的小精靈捧著一個小藥盒,裡面裝著的就是所謂的“化水丹”,它伏地懇求老頭兒用明珠贖回。老頭兒答應了條件,交換了寶貝。服下丹藥後,老頭兒瞬間煥發青春,跳入水中也能滴水不沾。從此,他暢遊天下所有的洞穴秘境,最後選擇在衡陽定居下來,容貌和頭髮一如從前,歲月彷彿在他身上停滯不前。
三
在寶曆年間,有個叫蔣武的獵戶,他是循州河源人,長得魁梧偉壯,膽氣豪勇。這蔣武啊,就喜歡一個人住在山岩裡,天天就琢磨著怎麼打獵射獵。他特別擅長使用蹶張弓,每次帶著弓箭出門,遇到熊啊、虎啊、豹啊這些猛獸,都是一箭一個,準得很。剖開那些猛獸一看,箭鏃都是直中心臟,這蔣武可真是個神射手啊!
有一天,突然有個東西急急忙忙地敲門,蔣武隔著門縫一看,嘿,竟然是一隻猩猩,還騎著一隻白象呢!蔣武知道猩猩能說話,就問道:“你們敲我門幹啥啊?”猩猩說:“這大象遇到了麻煩,知道我能說話,就馱著我來找你幫忙了。”
蔣武好奇地問:“大象有啥苦衷啊?快說說看。”猩猩嘆了口氣,說:“這山南邊二百多里地,有個大巖洞,裡面住著條巴蛇,長好幾百尺呢,眼睛像電光一樣閃,牙齒像劍刃一樣利。大象經過那兒,都被它給吃了,已經有好幾百只大象遭殃了,我們都沒辦法躲。現在知道你擅長射箭,就想請你用毒箭射死它,幫我們除掉這個禍害。如果你能幫忙,我們都會報答你的。”
那大象一聽,立馬跪在地上,眼淚嘩嘩地流。猩猩說:“山客你要是答應幫忙,就請帶上毒箭跟我們一起走。”蔣武被它們說得心軟了,就淬了毒箭,跟著它們去了。果然,在巖洞下面看到了巴蛇的兩隻眼睛,光芒四射,能照好幾百步遠呢。猩猩說:“這就是巴蛇的眼睛了。”
蔣武怒了,拉開蹶張弓,一箭就射中了巴蛇的眼睛。大象立馬馱著他跑了。不一會兒,巖洞裡就傳來雷鳴般的吼聲,巴蛇跳了出來,扭動著身子,好幾裡地內的樹木花草都被它燒得焦黑。到了天黑,巴蛇終於死了。蔣武他們悄悄過去一看,巖洞旁邊堆滿了大象的骨頭和牙齒,簡直像座小山一樣。這時候,有十隻大象走了過來,用長鼻子各自捲起一根紅牙,跪下來獻給蔣武。蔣武高興地收下了,猩猩也告別走了。蔣武就騎著先前那隻白象,馱著大象的牙齒回去了。這下子,蔣武可發了大財了。
沒過多久,又有隻猩猩騎著老虎來了,手裡還拿著幾十件金釵金鐲。它告訴蔣武:“這老虎一家三口,雌的雄的都有,結果碰到了一隻黃獸,把老虎的耳朵給撕了,還把它的腦子給吃了。我昨天看到你幫大象解了圍,就來找你幫忙了。”蔣武一聽,又拿起弓箭準備出發。這時候,先前那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