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戰前(第2/4 頁)
不論進退都尚可,進可攻打蔥嶺以西的諸國,退可固守怛邏斯城與大宛。
太子與薛萬備,裴行儉已離開,城樓下傳來了戰馬的嘶鳴聲。
梁建方看著眼前這個巨大的沙盤,戰前的最後一個準備,拿下大宛,只待萬事俱備,西進攻打大食人。
既然大食人不甘心,大唐十分樂意與他們再較量一番。
看著薛萬輩與裴行儉,帶著太子以及大軍離開了怛邏斯城,白方神色振奮。
張大安遞給他一個水囊。
白方揭開水囊上的木塞,仔細聞了聞道:「這是關中酒水?」
張大安解釋道:「關中的新豐酒,留得不多了。」
白方仰頭痛飲而下,將水囊中的酒水一口氣飲幹,高高拿起水囊,連剩下的幾滴都不放過。
張大安道:「還想再喝,就要等這一仗打完了。」
白方道:「我很喜歡英公的話。」
「是嗎?」張大安從他手中拿回水囊,問道:「英公的哪句話?」
「英公說我們這一仗是為了數十萬西域子民,西域人也是天可汗的子民,我們是為了數十萬西域子民而戰。」
「的確。」張大安覺得白方已觸及到了朝政方面的智慧。
其實白方是個很有天賦的人,只不過他自小沒人教他。
張大安聽著白方的話語,也望著遠去的大軍。
白方道:「當年我在龜茲見到了玄奘,那時候我覺得玄奘是這個世上最有智慧的人,玄奘在龜茲與上千僧人辯論,他贏了。」
張大安頷首,道:「聽說過。」
白方又道:「以前我覺得跟著玄奘,我就可以成為像他那樣的人。」
張大安撫須思量片刻,笑道:「聽說你背棄了玄奘?」
白方道:「玄奘是玄奘,我是我,我不想成為玄奘那樣的人,也不想成為佛,我看崇文館的文章才知道,人該自愛,我是個活在現世的人,人就該是活生生的。」
夜裡的蔥嶺依舊是嚴寒的,風聲呼嘯而過,吹過一片戰火的大宛城。
大唐向大宛城發起了攻城,戰火吞沒了城門,在被攻破的城門前,還有大隊的唐軍立在城外,將這座城團團包圍。
而城內,還有裴行儉帶著三千唐軍殺入了大宛城。
大宛失去了戰馬之後的第三天,唐軍向大宛城發動了進攻,城內四處可見廝殺的場面。
安延偃爬到一處雪山的山坡,在嚴寒的寒風中他的眉眼上結著一些冰晶,大口出著氣,回頭看去,見到了大宛城內已是火光點點。
或許再過幾天,大宛城就會只剩下唐軍,唐軍會帶走城內的所有人以及牲畜,財寶。
安延偃只能繼續西逃,大宛城遲早是守不住的。
他翻過這片山坡,一路走下雪山,就見到了一隊人正舉著火把而來。
當對方到了眼前,安延偃躬身行禮。
來人正是黑衣的大食,這些大食人拿過安延偃遞來的一袋金沙,確認之後將人帶走了。
夜風呼號下,這片雪山又恢復了寧靜。
而大宛城內,發了瘋的大宛王提著刀向唐軍衝去,他跑了一段路,卻被地上的屍體絆倒在地。
狀似癲狂的大宛王,鬚髮散亂,他剛要站起身又被唐軍押倒在地,等再看清眼前的景象,卻聽到了後方傳來馬蹄聲。
馬蹄聲由遠而近,越來越密集。
也不知道是因眼睛是紅的,還是夜空被火光染紅了,幾片飛灰從眼前飄過,大宛王見到了從火光走來的唐軍。
唐軍的大將軍裴行儉坐在馬背上,一手提著韁繩,一手提著馬槊,目光睥睨。
馬兒走得並不快,他們的戰馬上,甲冑上都沾著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