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四章 海上絲綢之路的學術瑰寶(第1/3 頁)
“怎麼樣,都數清楚了吧?”
“數清楚了,一共2291枚玉片。”
“不過由於綴聯絲線易於腐朽,這套絲縷玉衣出土時散亂十分嚴重。”
“修復這套玉衣,應該比修復滿城漢墓的金縷玉衣還要困難的多。”
“沒個年,恐怕沒辦法修復好。”
陳翰與李教授彙報著玉衣的提取清理情況。
滿城漢墓,也就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和竇緝夫婦墓】。
在這座墓裡,就出土了兩套金縷玉衣。
其中劉勝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重1100克。
竇綰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絲重700克。
每一套金縷玉衣,其製作所費的人力物力,都十分的驚人。
在玉片的數量上,這套南越王的玉衣和滿城漢墓的金縷玉衣差不多。
不過金絲是一克都沒有發現。
畢竟這是一套遊離於漢朝官方玉衣制度的絲縷玉衣。
不過,劉勝去世與南越國的滅亡前後只差一年。
因此廣州南越王墓主人生活的年代,自然要早於劉勝。
所以這套玉衣,也是目前華夏考古發現的最早一套玉衣了。
作為較早的玉衣,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制度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件玉衣當然也更加珍貴了。
“南越王墓未被盜擾,墓主身份姓名可考,位處漢帝國的邊陲,同時又是漢武帝時期少有的異姓諸侯王陵。”
“這總總因素疊加之下,這座墓的文物價值,真的太珍貴了。”
“也難怪當地政府要籌建南越國文化基地。”
“光是這幾十枚玉璧,都冠絕歷代諸侯、帝王之墓了。”
南越王墓的玉璧是真的多。
不只是棺內這些,先前廣州考古所在西耳室中部靠南牆處,就發現了3塊玉璧和1個玉環。
在靠北牆處的漆木箱中,也發現有3塊玉璧。
而且中部靠北牆處發現有一漆盒,內藏43件玉劍飾,4件玉璜。
雖然還沒開始清理足箱、頭箱和外槨,但是傅所長也在頭箱裡看到了玉杯、玉璧、玉盒、玉帶鉤等物。
足箱裡,也看到了玉璧,外槨的四角,更是有四件大玉璧十分顯眼。
再加上內棺的玉佩、玉牌飾。
可以看的出來,這位南越王趙胡,是真的很喜歡玉器。
因為除了玉璧之外,其他的玉器上,都有明顯的使用過的痕跡。
顯然這些玉器都是他生前慣用的物品。
這在已經發掘過的歷代諸侯王墓中,也算是一個比較少見的情況了。
哪怕是其他西漢諸侯王墓中,更多出土的也是精美的漆器,和少量的玉器。
不像趙胡,基本上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是用玉來打造。
吃喝用玉碗、玉杯、玉壺,身上掛滿玉佩、玉牌飾、玉珠、玉帶鉤。
就連用的配劍,也必須用玉來打造劍首和劍飾!
相較而言,倒是金器的數量非常的少。
除了那兩枚金印之外,只有少量用作點綴的金器。
比如覆面上鑲嵌的一些金葉子,在組玉佩中的金鉤玉龍佩、金帶鉤、金珠,用上了金子作為材料。
這些金子只是點綴,是用來襯托玉佩的精美,而非是單獨作為一件金器的。
這也可以佐證,趙胡確實和西漢同期的其他諸侯王不同。
內陸的那些漢室諸侯王們,最喜愛的東西就是金子了,下葬時幾乎會將自己一生所得的各種金子,打造成器物,甚至直接做成金餅陪葬。
但是在趙胡墓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