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九章 埋藏於歷史之下的真相(第1/3 頁)
隨著陳翰一聲意義不明的發言,考古隊的其他四人,都湊頭圍了上來。
“這是趙眜?”
四個人,圍著陳翰捧起的這枚玉印,全都皺起了眉頭。
陳翰手上的這枚玉印,造型很簡單。
方形,覆鬥鈕,橫穿一小孔,印文篆體,陰刻“趙眜”二字,有邊欄和豎界。
在秦漢印章裡來說,算是最典型,也最普通的一種了。
稱得上是平平無奇。
如果將材料從玉,改成銅的話,也沒有絲毫違和之處,和低階貴族用的印,無甚差別。
但是,印製式普通,不代表這枚印就普通了。
“趙眜”二字的出現,可以說是顛覆了歷史。
這枚玉印是出現在這座南越王墓,墓主人內棺裡的。
就放在了墓主人的大腿內側。
並且刻有私名!
顯然,這枚印只有可能是墓主人的私印。
和那枚多出來的太子印不同。
太子印是公印,上代太子是墓主人的父親,並且墓主人也被封了太子,那在法理上,這枚太子印是可以被繼承的。
子承父業,從古至今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但是,私名印不同。
作為私人所屬的印章,這種印只能墓主人自己使用,並且死後一定會帶到墓中陪葬。
這也是避免印主人死後,印章還被人亂用的風險。
在秦漢時期,能夠擁有印章的人,必定得是有官位、有官職的人。
最起碼也是有家有業的大地主。
每一枚印,都有其重要作用,或者是用於公務蓋章,或者用於私業裡的佃戶、商人之間的調令。
只要蓋了印,那就表示這件事印主人負責了。
如果是公務,印主人蓋印之後,一旦這件公務出了什麼事,印主人首當其衝要為其負責,輕則丟官,重則砍頭。
私印,則是一般處理私家的事,比如家產、家業、家商隊的事情。
如果下令並且蓋印後,就可以調動家裡的財力、物力了。
所以印章對秦漢時期的人來說,非常重要。
生前要隨身攜帶,死後也要帶入地下,避免被人冒用。
這也是為什麼那個時候的印那麼小。
商代都能做幾百斤重的青銅鼎了,秦漢時期的工藝,做不了巴掌大的印章嗎?
當然做得了!
但是秦漢時期依舊是做方寸小印,因為方便攜帶啊!
趙胡父親的太子印,是有可能出現在趙胡墓中的。
但是他父親的私印,是絕對不可能出現在他的墓中,只有可能在他父親的墓裡。
因為史料上,沒有記載趙胡父親的名字叫什麼,所以現在也不知道他父親叫啥。
但是這個“趙眜”,絕對不可能是趙胡父親的名字。
出現在趙胡的墓裡,並且是在內棺之中,那只有一個可能,這枚印就是趙胡的私印。
“西耳室內出土的封泥上,就有蓋“眜”字的印章吧?”
李教授輕聲說道:“看來,太史公是又記錯了一個人名了啊。”
之前,他們還信誓旦旦的認為,作為和司馬遷同期存在的諸侯王,趙胡的名字必定不會被司馬遷記錯。
這種錯誤太低階了,不符合司馬遷那嚴謹的著史理念。
但是沒想到,考古卻給大家開了個大玩笑。
“或許,趙胡和趙眜,都是這位南越文王的名字,是一人二名?”陳翰有些不確定說道。
一人二名的情況還是有的。
特別是在君王身上。
避君主諱,始於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