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戰過後,風起(第2/3 頁)
威的進城恐傷百姓,所以故而今日只是派了探子來報,直言不擾百姓。
還未來得及多言一句,蕭綱便在城樓之上一見楊宸便把蕭玄拉著跪了下來。
“罪臣蕭綱,參見殿下”
“蕭將軍此次功不可沒,何罪之有?”
從蕭綱身後眾將的神情裡,顯然此時頗為不解的人不止楊宸一人。
“罪臣未能明察詔人意圖,使百姓流離,陽明被圍,殿下身陷危難,此臣罪一,罪臣之子不聽軍令,貪功冒進,殿下為流矢所傷未及時援救王駕,此臣罪二。請殿下降罪!”
“蕭將軍不必如此,本王心中有數,已經明奏朝廷此戰之事,想必再過些時日朝廷給諸位的恩賞便會送來,勿要再多言其他,今晚本王在王府設宴,為諸位將軍慶功”
楊宸說完,就忍著箭傷去扶起了蕭家父子,諸位武將也齊聲喝道“謝王爺恩典”
入夜的楚王府,才算是有了王府該有的氣派和熱鬧,武官一側,文官一側,在主桌之上的楊宸和安彬還有和珅,蕭綱,蕭玄等人。
“此役,全奈諸位將軍和我大寧將士奮勇殺敵,逐敵於四關之外,這一杯為諸位將軍賀,為三軍賀,為大寧賀!”楊宸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文武官員也紛紛起身“為殿下賀,為陛下賀,為大寧賀!”
李平安滿上之後,楊宸見和珅面露難色,又想起來:
“諸位,今夏大旱,我定南百姓民生艱難,百業凋敝,逢此一戰,百姓流離,若無和大人及諸位大人勠力同心,也不會有各位將軍放心在外征戰,故而此杯,本王敬和大人,也敬諸位大人,還望諸位體恤百姓之艱,共赴此艱難之際”
說罷又是滿飲一杯,和珅見狀,連忙起身插話說:
“王爺體恤百姓,實乃我定南百姓之福,滿飲此杯,為我定南百姓賀!”
楊宸到底還是年輕,這定南衛之酒不同於宮廷御酒,酒勁極大,而喝酒講究循序漸進,步步為營,他這起身就是滿飲兩杯,又被和珅蕭綱等人一勸,未等許久,就不省人事。
被青曉扶回聽雲軒後,一地狼藉。院外的人群裡,見楚王直接被帶回了院裡,也未多做叨擾。只是安彬與和珅多言了幾句。
第二日頭疼欲裂的醒來,安彬就早早地過來回話:
“王爺,和大人說您若想出城靜養,可以去紅湖旁的臨川山莊上,這莊子是和大人所有,風景絕佳,您若想去散散心靜養,末將現在就去準備。”
楊宸聽到是和珅的意思,不免想來這真的是他肚裡的腹蟲,他自己的心思未曾對一人說過,就能猜得如此清楚,如此圓滑的人,真要是入了京城,揣摩聖意,日後入閣拜相併不是不可能。
“去告訴青曉,少帶幾個奴婢侍女,咱們午後就出城去”
既要出城,兒時和楊景一道在橫嶺中微服私訪過的楊宸便不大再想去擺什麼藩王的架子。
“殿下,臣以為穩妥為上,臣先去探一探究竟,再來報於殿下”
“不必了,和大人既然敢讓孤去,你覺得,他會沒有把一切安排妥當?輕裝簡行,裝作富貴人家出遊,無妨的”
安彬想來也正是此理,便起身領命:“諾”
午後的驕陽已經不那麼燥熱,兩駕馬車,一行隊伍徑直走出了陽明城。一駕馬車之內,楊宸穿著墨色的緞子衣袍,袍內露出銀色鏤空木槿花的鑲邊,腰繫玉帶。青曉則是一襲鴉青色娟紗金絲繡花長裙,微施粉黛。拋去身份的尊卑不論,僅從樣貌而論,自然是一對上好的佳人良配。
“陽明城裡沒有長安的胭脂,你帶的可還夠用?”
“殿下是覺得奴婢今日唐突了?”
“非也,問問而已。還有不要喊我殿下了,此番出城,我已經吩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