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三千美嬌娘書評 > 第1部分

第1部分(第4/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浣碧在鈕祜祿氏做嫡女滬圈霸總說他後悔了第五人格:各自安好科幻武俠之星際劍俠傳雲閃富的生命盲盒之旅大明星的男友是農民魔神大人不要再做師尊了超限同步HP:斯萊特林貧困生從夢幻西遊開始的遊戲人生NBA模板麥迪,拯救籃網三巨頭迷霧求生:從昇華萬物開始無敵我若為星君為月直男超甜,男主瘋狂獻上女主劇本眉莊:純元不死你等不過爾爾韓娛?不不不我是來當全球頂流的文案館全劇終逆天裝備星鐵:執念未了,過往依舊龍族:從覺醒言靈皇帝開始

,韃子兵還有餘勇可賈,若再晚出城幾日,城內的兵也睏乏了。真真是恰到好處。”

“我怎麼聽說,這戰後,太宗皇帝下了旨,切責今上和程牛兩位大人,說守城實是有功,可惜操之過急,不等大軍到來便自行出城,雖然小挫了韃子兵,卻讓其見機逃遁了。”

“這個,怕是隻有史臣才知道究竟如何了。”

史官就知道真相麼?

共和年代歷史學家依據非常可靠的第一手資料《太宗實錄》、《世祖實錄》編纂的《順史稿》,在《程系列傳》上就丟了個不大不小的臉,按照《程傳》,襄陽守城時,程系簡直是張孟談、張巡、王堅、崔可夫的完美綜合體。

但當代史學者如果撰文誇讚《順史》編纂得當,一定會被無數的聲討淹沒,最有力的例子就是程系列傳,通讀全篇,一個忠貞不二的建國元勳形象躍然紙上。

但是無論時人筆記,還是近年隨著牛佺墓被盜而流出的牛氏日記,都記載了程大人在大順革命時期最關鍵的襄陽會戰期間發生了不可救贖的動搖。

《程系列傳》中指出,程大人在襄陽之役有兩大功勞,一是在戰役最關鍵的時候發現了清軍陣線的弱點,力請世祖從小北門出城反擊,終致襄陽大捷,居功至偉;二是與襄陽府尹牛佺大人出資募集死士,準備在襄陽不守的情況下護送世祖出城,忠心可鑑。

但考諸史料,難以理解的是,當世祖出城之後,這批本為擔任護衛的死士卻在程、牛二位大人的帶領下控制了城內的制高點和軍械倉房,並將留守部隊繳械,還舉著白旗開啟了清軍最為密集的大北門……

當然,程系後人給出了完美的解釋,死士佔襄陽是為了肅清內奸,開大北門舉白旗則是迷惑清軍減輕世祖出擊壓力的高深謀略。如果當時清軍不是已經潰敗,襄陽一戰會是什麼後果?程大人的後輩一定會告訴我們,清軍慕先輩盛名,定是騎馬入城後滾鞍下馬就降,來幾個降幾個。

當然,很多歷史學家以充分理由懷疑《牛氏日記》的真實性,最重要的也是不可辯駁的理由就是,牛佺吃飽了撐得把這種自己也有責任的事情記載在日記裡,因此,在主流的說法裡,襄陽依然是眾志成誠、值得中華民族永遠紀念的典範防禦戰例。

——摘自高熊《永昌三年》

“騎隊,突擊!”

伴隨著旗牌官的揮舞,大名府各縣馬弓手和馬捕快組成的騎隊向清軍發起最後的衝擊,輕騎所過之處,清軍被弓射、刀砍、棒砸,死傷慘不忍睹,陣線完全崩潰。

北伐的順軍本已將大名一帶的清軍完全擊敗,趁勢北上保定府。誰料正與守軍鏖戰時,數千清軍繞過順軍主力,直撲大名府。大名府尹趙卜竹急忙收攏各縣兵丁迎戰,包括捕快、弓手、叉手、鹽檢、獵戶、壯丁不過千餘人。本以為到了殉國的時候,誰想這股清軍並不經戰,幾番打擊之下竟然全部潰敗了。

“這回怎麼著也能弄上一兩個貝勒貝子的首級,好機會啊,封侯啦,這麼多年,機會總算讓我逮到了”,清豐縣新任縣令梅心良很是興奮。

“老哥,我看弄上十個佐領參領都沒問題,剛才我起碼見過二十面大旗!”,內黃縣尉賈廉也很興奮。

沒一會,一個內黃縣的捕快拖著一具屍體跑回來,大叫“內黃縣捕快朱六四砍死了韃子參領滿德哈!”,梅、賈兩人湊去一看,可不是嗎?正興奮的時候,又報清豐縣步弓手砍下了清軍貝子濟爾巴的腦袋,梅縣令一聽,也牛氣起來。

可是兩個人沒牛氣多長時間,臉色就變了。當戰果越來越輝煌的時候,兩位大人的臉色就越來越怪。

內黃縣的兵丁殺了十六個親王,三十三個貝勒,佐領參領一百七十一人。清豐縣的隊伍雖然只有二十六個佐領的戰果,但是砍死五十一個親王的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陛下請按劇本走都市之狂尊成道之後桃衣卿相風流神之慾仙(杜燦)我的警花老婆(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