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第1/2 頁)
這話說得,離別在即,沒人反駁就是了。
大家都想著寄東西,只是總要量力而為,而且也確實是要看彼此之間的情分。
一家人送走了蘇龍,這才開始盤算兩個女兒的事兒。
蘇鳳已經高中畢業了,上大學不可能,那就只能找工作。
蘇苑初中畢業,倒是還能再去高中上兩年,但也不是不能找工作,初中的學歷也夠了,還是怕沒機會。
回去的路上,蘇父問道:「三鳳沒找著工作之前,就先在家裡做家務,這麼大的姑娘了,也該會做飯了,四苑你是怎麼想的,還上高中嗎?」
「我打算回家找工作,看看哪個廠子裡有招工的,能不能託著人參加,跟三姐一樣,就不去上高中了。」
如今在學校也學不了太多的東西,上大學都靠推薦,等將來高考恢復了,高中畢業的能參加,初中畢業的也能去參加,她就不浪費這兩年的時間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掙錢的和吃白飯的在家裡絕對不一樣。
「那就在家做家務,好好看書,好好準備吧。」蘇父長長的嘆了口氣,一個蘿蔔一個坑,工作哪兒那麼好找。
蘇苑現如今還真沒什麼明確的目標,各個廠子招工很多並不是面向所有人,而且招工的訊息也很難及時獲得,有可能知道的時候,人家已經招完了。
現在福利最好的,當然是工人,有技術的工人,可她哪有什麼技術,上輩子倒是專門跟大廚學了手藝,還記了不少方子、食譜。
可關鍵是現在又不能幹個體,想去單位做廚師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針線活雖好,可現在都是用縫紉機,沒幾個手工的了,繡花的技術,沒頭沒尾的也不能拿出來,再說現在也不重視這個。
外語還能說幾句,但也沒有用能用得著的地方,準確的說,應該是她去不了能用得上外語的地方。
至於書法、繪畫這些用來錦上添花的東西,現在壓根兒就用不上。
蘇苑打算這幾天先出去逛逛,看看形勢再說,原主一直在上學,對外面的情況並不是很熟悉。
第34章 知青文裡的女主(2)
蘇龍下鄉的第二天, 家裡頭就收到了街道辦送來的兩張招工申請表。
一張是給蘇鳳的,一張是給蘇苑的。
除了姓名、學歷、家庭住址、畢業學校這些常規的專案之外,還有一欄是寫自己就業意願的。
這年頭, 大家最想去的當然是國營飯店,油水大不說,工作也體面, 只不過這樣搶手的地方, 很難輪得著普通人。
蘇鳳和蘇苑一樣, 填的都是服從分配, 事實上, 現在這時候確實沒有讓人挑揀工作的餘地。
蘇苑不想坐以待斃, 所以把初中的政治課本翻出來了, 還跟三姐借了高中的政治課本,看課本、背語錄, 去廢品收購站花兩毛錢買了一摞的舊報紙回來。
連上大學推選的都是思想積極的人, 想要給報紙投稿,在思想上當然不能出岔子。
有些道理是一通百通的, 蘇苑雖然不太記得當年馬哲課上的內容,但學習的能力是有的, 把關鍵點提取出來, 先摸清楚課本上大致的內容和脈絡,然後再緊抓時事,研究各個報紙的風格。
在江水市能買到的報紙有限, 市報、省報、新華日報、民生日報,還有教育日報,再多就沒有了。
蘇苑研究的就是這五份報紙,不能一稿多投, 風格上多多少少也有區別,所以她的每一份投稿都是有針對性的,畢竟郵費也不太便宜。
原主總共就攢了一塊五毛錢,除去買報紙、買郵票、買信紙的錢,總共也就只剩下一塊了。
一塊錢能買一斤多的豬肉,能買四五斤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