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芻狗(三)(第1/2 頁)
3
1995年出生的林一羅本應該是獨生子女,畢竟計劃生育在那個年代進行得如火如荼,尤其是寒冷的北方地區。
往前數30年,縣城的經濟遠不如如今發達,那會兒的資訊是閉塞、落後的,很多人的思想都老化的如同是水泥管子裡的鐵鏽。
譬如林一羅的父親。
他一心想要兒子,打從林一羅剛出生時,他就心灰意冷,總覺得人生沒了奔頭,畢竟那會兒是獨生子女政策進行到極致的時期,他身為廠裡工人是必須要響應“獨生”號召的,也就只能回家埋怨老婆不能像別人家那樣生出個大胖小子。
結果轉過年來,廠子開始了末位淘汰制的下崗熱潮,他很不幸地成為了下崗的那一個,而他竟也沒有和廠長去鬧,只坐在車間裡抽了一下午的煙,第二天拿著遣散費回去了家裡,他可以生二胎了。
在崗人員必須堅守獨生政策,而下崗了就成了無業遊民,他事業失意,總得讓兒子來彌補人生的缺失。
老婆那時也想哄他開心,畢竟他支撐著家裡的經濟,還得指望他去想辦法賺錢,既然想生個二胎,生就是了,給大閨女添個伴兒也好。
周圍鄰里都勸她要想清楚。
“他說啥就是啥啊?讓你生就生?那要是生出來不是兒子呢?還能給塞回去?”
“問題是拿啥養啊,這都下崗了,迷上生兒子的歪門邪道了,先讓他把菸酒戒掉再說!”
“不過小力那人也就是愛喝點兒酒,別的毛病也沒啥,長得也俊,生就生吧,也許真能是個兒子呢,他就收心了!”
那時的老力還被叫做小力。
他年輕時是有副好皮相的,厚密的頭髮,濃黑的眉眼,又高又瘦,肩膀卻是寬的,兩條腿格外直,尤其是冬天一到,穿上那年頭剛流行起來的長款皮衣,連街道居委會上了年紀的女阿婆看他都看得眼睛發直。
林一羅的母親俊萍就是貪圖這副色相而不顧父母反對嫁給了他。
不管是小力還是老力,賺錢都不是他的能力,但是一提起吃喝賭,他就來勁兒了,能講得頭頭是道。
俊萍還總是以一種非常慶幸的語氣和鄰里們維護著他:“好在他不嫖,喝點酒也不算什麼,孩子現在小,花不了多少,家裡都緊著他就是了。”
話雖這麼說,俊萍懷上第二個的時候,瘦得幾乎沒人能看出她又有了。
別說買營養品的錢了,就連生孩子的錢都未必夠用。
俊萍的父母住在鄰村,他們看不下去女兒受罪,就提著笨雞蛋、豬頭條來照顧。可俊萍還有弟弟和妹妹沒結婚,父母也不可能總是救濟她,他們的日子也緊緊巴巴。
“當初就說了,這男人不能嫁,你看看你現在的日子過的,還說什麼他是在廠子裡上班的早晚能分到房,現在連工作都弄丟了,你又懷了個,接下來的日子咋過啊?”
面對父母的唉聲嘆氣,俊萍總是能把事情往好處想,她一邊在給父母煮麵條,一邊勸慰著他們:“他說了等生了兒子,他就再出去找個賺錢的活,開大車賺得多,他到時候去跑長途,不會餓著我和孩子。”
話雖這樣說,當時才只有3歲的林一羅已經要幫俊萍忙東忙西,擺放碗筷這種事都是她來踉踉蹌蹌地做,外公外婆來的時候還能心疼孩子哄一鬨,可等他們一走,林一羅要忙的可不僅僅是這點小事。
她在俊萍的使喚下可以在廚房裡幫忙,剝蒜、擇菜、遞油瓶……她已經成了母親的好幫手。
可即便如此,俊萍還是總會對她說出那句:“你要是個男孩就好了,你爸爸會開心,工作就能好好幹,我也就不用再生第二個了。”
彷彿一切都成了林一羅的錯。
這其實令林一羅在小時候就覺得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