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第1/2 頁)
甘鎮親兵齊呼道:&ldo;我等願追隨甘將軍,以死報國!&rdo;
甘鎮點點頭,大叫道:&ldo;謝謝弟兄們,甘鎮去也!&rdo;說完,拔劍自刎,倒地而亡。親兵們紛紛效仿,自殺於牆角邊。
宣州之戰結束,義軍第五寨將士用血肉之軀,拔下了這個戰略要地,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損兵折將二萬餘人。王重隱不幸陣亡,成了義軍第五寨將士心中巨大的傷痛,曹師雄託著王重隱的遺體,淚流滿面,反覆呼喚著英雄的名字,在眾將的苦勸下才同意收斂入棺。
數日後,在曹師雄主持下,第五寨義軍將士和宣州百姓參加了王重隱的追悼會。英雄的一對大鐵錘,被置放於棺槨裡,另外放了一壇美酒。追悼會上,軍民們泣不成聲,深深緬懷這位不畏強暴、為民造福的大齊英雄、一代名將。
悼念活動結束後,曹師雄、徐唐莒等義軍將領親自抬棺,一步一步地向敬亭山走去,安葬英雄。為了保密,曹師雄只安排少數親兵隨行。填上最後一鍬土後,曹師雄對隨行的人員說道:&ldo;目前,大齊將士在與李唐浴血奮戰,為了保護好重隱兄弟的墳塋,不能樹碑立傳,防止敵人破壞。等推翻了李唐暴政,我們將重隱兄弟的墳塋遷到都城去安葬,要樹碑立傳,讓後人永遠記住這位百姓的英雄。&rdo;
徐唐莒猛地撲到王重隱的墳頭上,慟哭不止,劉鶯和眾將連忙上前相勸,勸著勸著,眾人又再次落淚。
曹師雄擦乾眼淚,大聲說道:&ldo;大齊兄弟姐妹們,血債要用血來還!我決定,明日起兵,北征潤州!大齊必勝!&rdo;
在場的大齊將士齊聲吶喊:&ldo;北征潤州,大齊必勝!&rdo;
第二天,曹師雄、徐唐莒、蓋洪、費傳古、劉鶯、常宏、王玫率領第五寨人馬從宣州出發,向潤州挺進。沿路曉行夜宿,秋毫無犯。蓋洪提議大軍所過之處,張貼佈告,明確攻擊目標指向潤州,目的讓唐軍周圍方鎮兵力向潤州一帶增援集結,策應黃巢大軍在江南實施戰略展開。
曹師雄按照蓋洪的建議實施後,唐軍果然按照義軍的戰略部署進行調兵遣將。潤州探馬飛報入府,安仁義、周寶、薛朗,莊過、慕容坡五位唐將獲悉義軍前來攻擊潤州,都十分緊張,聚在一起商議應對之策。
安仁義是潤州主將,節制其它諸將,首先開言道:&ldo;諸位,曹師雄賊寇大批人馬犯我潤州,真是膽大包天。賊寇這次千里行軍,採取無後方作戰,看來是找我們拼命的,非攻下潤州不可。大家說說看,有什麼辦法可以確保潤州安全?&rdo;
薛朗喜讀兵書,富有謀略,當即說道:&ldo;曹師雄賊寇雖然拿下了宣州等一些州縣,但也損兵折將不少,聽說賊將王重隱在宣州陣亡,賊寇兇焰大挫。如果我軍守住潤州,必能重創賊軍,為朝廷立下大功。各位升官發財的事,那就是小菜一碟了。&rdo;
薛朗頓了一下,又說道:&ldo;賊寇疲卒輕進,乃兵家大忌。潤州對面就是長江,如果我軍戰敗,就很難逃脫,所以只能背水一戰。自古道哀兵必勝,士兵玩命了,這仗就好打了。我建議我軍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固城牆,修築防禦工事;一方面要速派信使到各地求援。&rdo;
諸將都附和薛朗的意見,薛朗面帶微笑,得意洋洋,心想我經常研究兵書,看來沒有白讀,分析戰事要比同僚高出一籌。
安仁義說道:&ldo;薛朗所言很有道理,首先我們要確定堅守的決心,其次要催促周圍方鎮援兵及時到達。破賊之後,我們都能得到朝廷重賞。我決定向淮南節度使劉鄴求救,重點是向楊復光求救。只要朝廷征剿大軍一到,我們就安全了。&rdo;
周寶說道:&ldo;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