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唯有相思不可醫短劇 > 第六章 開國承家

第六章 開國承家(第3/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我不叫謝石頭穿越到大唐,我囤積了萬億物質星落門極品皇太子之貞觀永治聯盟:開局收徒李哥的我,無敵了四合院之開局娶個售貨員穿成惡毒反派,主角被撩瘋!重生逆襲:智謀登峰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精靈:開局撿漏玉蟲石板我在北魏的鐵血生涯崩壞世界的守護者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二喬,咱倆稱呼各論的好不好崩鐵:阿哈跟你心連心黑神話,不通關就滅世?我來助你穿越大明成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年代:四合院裡的情報員三國軍神漢末三國之北疆幽冥

祭祀物件,是華曆元年,大寒節氣裡離世的阿婆。

這位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壽終正寢的老人。在有人悉心侍奉下,瞑目於家裡的床上,並不像那個時代裡的大多數老人一樣,被遺棄於荒野,甚至被果腹於同伴。

祭祀的流程,安排的非常簡單:

首先是眾人圍於阿婆的墳塋旁。或默然佇立,或於心中靜訴衷腸。

然後是依次獻上自己採摘的鮮花、瓜果。

最後是解散,繼續過活人的生活。

當然,這是保證祭祀的過程一切順利的前提下的流程。

因阿婆是新亡人,所以在這次初祭上,難免有人痛哭流涕。

比如三斧,石膚這種骨血至親;比如屯屯、濛濛這些吃著阿婆的燒烤長大的孩子們;不只是人,還有像壯士這些總是會被阿婆特殊照顧的狼群,也在一旁嗚咽。

但還有一位,雖然與阿婆沒什麼血緣上的關係,但她要比上面的所有人還要難過萬分。

這個人就是阿媽。

對於阿媽來說,阿婆不僅僅是那個將自己一手發展起來的部落託付於自己的前輩。更是一個在阿媽做出了一項關乎族群命運的決定時,在這個決定連阿媽自己的親生女兒都跳出來反對時,那個依然帶著她的追隨者,堅定地選擇站在阿媽一方的心靈依託。

阿媽心裡明白,阿婆才是維繫這個部落穩定和諧的紐帶。

自從阿婆病重以後,阿媽曾數次跟跡天涯表達過自己的擔憂。她怕沒有了阿婆的部落,以後會走向分裂。

為了讓這個紐帶永恆的存在,跡天涯決定把祭祀,當成維繫整個族群始終如一的手段。

有,且只有出現一個,可以讓集體共同祭拜的目標之後,這個集體的成員,才會對這個集體產生歸屬感,成員之間也會因此而產生對彼此的認同感

比如,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有黃帝這樣的存在,作為我們共同的人文之祖。只要是華夏文明的圈子,本質上才會有一個,對此之間文化上的認同。

那是血脈上的認同,刻在基因裡的意識。只要是炎黃子孫,哪怕相隔萬里,內心深處都有一種相聚的慾望。

這就是祭祀的作用和意義。

1937年的清明節,國共兩黨就曾攜手公祭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黃帝。毛主席還親自撰寫了《祭黃帝陵文》。為的就是喚醒國人骨子裡的記憶,團結起來共同抗日。

如今毛主席撰寫的《祭黃帝陵文》已刻寫成碑文,聳立在黃帝陵所在的軒轅廟內西側。仍在起著不斷喚醒遊子回家之情的作用。

,!

這不但是我們現代人所缺少的,同時也是我們全民族正花大力氣迫切需要找回的,對同一個祖先的信仰。

想要提升民族自信心,凝聚力,只有讓我們共同的祖先再度被根植於我們的意識。才會最大限度的避免同胞相害!

坦白來講,我們華夏民族擁有的耕地並不多,但為何能夠養育出遠超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呢?就是因為我們對共同祖先的認可,和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團結互助的行為!同出一祖,同為一家,同屬一國!

這就是家國情懷。

希望我們這一代人,能將我們弄丟的,最寶貴的東西,找回來,留給我們的孩子們的,是一個和諧幸福的社會。

血脈的力量,高於一切。

在這人類史上第一次祭祀活動裡,並不是所有人都對阿婆的功績有深刻的理解和認同的。難免會有人對這種大家聚在一起為一個已死之人哀悼的事情,不以為然,甚至不屑一顧。

於是原計劃一場簡單的祭祀活動,因為有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芻狗”的出現,終於變得莊重肅穆起來。

站了太久有些餓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全球神祇之無限提取魂穿大唐,開局擒拿頡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