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遇到貴人第一次吃上了四個菜!(第2/2 頁)
。
“你們只管去,就說是縣國營飯店的經理方瑾讓你去的,過去找高社長,那是我姐夫。”
齊沙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一頓飯吃得也太值了。
走的時候,硬給方瑾留了一籃子菌菇才離開。
供銷社離飯店很近,幾人很快就到了那裡。
八十年代,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兩條腿走路,供銷社除了賣些柴米油鹽,還賣一些燈泡、手電筒、搪瓷盆等日雜用品,除此之外還賣洗頭膏、風油精、雪花膏等。
吃的東西基本上是一些容易存放的麥乳精、核桃酥、罐頭、奶粉、藕粉,這兩年才有了些雞蛋、土豆、白菜.....
進了供銷社,齊沙說明來意,然後就塞了一盒阿詩瑪香菸給高為民。
高偉民收了香菸,也不好直接拒絕他們,很委婉地表達了他的意思,畢竟是國營單位,賣什麼都需要請示上面領導,批准後才可以。
“如果有雞蛋的話倒是可以送些過來,我們9毛錢收。”
“高大哥,雞蛋沒問題,我們還能搞到野鴨蛋,進價也就比雞蛋貴一毛錢,您看......”
“我看這個可以,畢竟都是蛋,而且價格也差不多!那就送過來吧!”
“哎呀,高大哥,真是太謝謝您了,您真是幫了俺們的大忙了。”
這時王強也學機靈了,連忙又遞過去一支阿詩瑪香菸,給高社長點上了。
畢竟他的工資也就一個月四五十塊錢,偶爾解解饞買一盒還行,天天抽他老婆不殺了他才怪。
當時一盒阿詩瑪過濾嘴香菸就要3塊錢,高社長平時也就抽6毛錢的石林煙,就這也需要憑票供應。
你就是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得上。
當時還沒有廢棄按需分配,還得有各種糧票、肉票、布票、菸酒票......
不過這裡面才放開些,鈔票和糧票通用,可能也是過渡時期,糧票遲早要退出歷史舞臺的。
雖然沒賣掉一兩菌菇,但卻找到了一條賣雞蛋鴨蛋的路子,幾人也算沒白跑一趟。
現在城裡副食品也豐富了,吃商品糧的工資也高了些,他們手裡的糧票就用不完了就會拿去換些土產。
而農村反而經常青黃不接,而且農民還要交公糧。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家裡孩子多的更是飢一頓飽一頓的,經常看到村裡的小孩子面如菜色,瘦得兩排肋骨清晰可見。
這時候農民就要去城裡買糧,就得用糧票,所以城裡人手中的糧票也就到了農民手裡。
一來二去差價就出來了。
所以現在縣裡站前廣場的自由市場就繁榮起來了,錢和糧票都收,這也是那個時代特有的現象。
幾人在站前市場擺開陣勢,就開始了叫賣。
和在鎮上不同,這裡的人顯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強一些。
吃商品糧的人也多一些,每天蘿蔔、白菜、豆腐吃膩了,人們的餐桌上也急需要有新的食材補充進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