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行商之道(第1/2 頁)
“抓緊時間趕路,爭取天黑之前趕到山坪村。”
此時,一支由三十多人組成的商隊,乘坐馬車,拉著貨物,行駛在道路之上。
方才說話的是一位三十多歲的男人,其身著一件青色長衫,腰間配著一把刀,騎馬遊走在隊伍前後,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格外明亮,顯然是個練家子。
男人叫錢埔鉤,是錢守仁的大徒弟,也是仁和藥鋪的大管事,醫術了得。
另外,許心安聽隊伍裡的人說,錢埔鉤還是一名四品武者,刀法更是一絕,所以此次出城採藥,錢埔鉤自然而然就成為了領頭人。
除了錢埔鉤之外,隊伍裡還有兩名武者,是其他兩家藥鋪的人。
按理說,只是簡單的出城採藥,沒必要安排武者隨行,可以往慘痛的教訓,讓他們不得不這麼做。
大宋王朝境內雖說沒有大的戰事,但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太平。
像伯陽縣這種遠離京都,靠近國境線的地方,不但要面對當地氏族、地主、官員、黑幫的剝削,還有面對土匪的騷擾和野獸的襲擊,甚至有時候還會遭遇他國軍隊的屠戮。
俗話說,窮山惡水多刁民,越是偏僻,靠近邊境的村子,往往越喜歡爭勇鬥狠,倒不是他們天性如此,而是生活所迫,他們不得不拿起武器捍衛自身的利益,
他們此次出行,不單單是去溪山採藥,還有去往各個村子、寨子收購藥材、山貨。
同時也帶了許多村寨急需的物品,比如鹽鐵糖布之類的,方便以物換物。
如果沒有武者隨行,在這窮鄉僻壤之地,出現土匪劫掠之事也不是啥稀奇的事兒。
更何況,採藥是個很危險的活計。
除了草藥生長環境危險,十分難尋之外,山中還有大型野獸,若是沒有武者陪同,很容易出現傷亡。
此刻,許心安正坐在一輛馬車上,一邊欣賞著周圍的風景,一邊跟車伕閒聊著。
“魏叔。”
“咋了小兄弟?”
“我們此次出城是來採藥的,為什麼不等採完藥了再去各個村寨呢?”
“呵呵......”
魏大福聞言,頓時笑了起來。
隨即,他就解釋道:“這些靠近溪山的村寨,他們靠山吃山,家裡一般有不少存貨,雖然都不是啥名藥材,但數量往往不少,可以省去很多力氣。”
“其次,村寨裡有不少獵戶和採藥人,他們比我們更熟悉溪山,知道哪些地方有藥材,溪山很大,需要有人帶路和協助,單靠我們這三十來號人,是走不了多遠的。”
“另外,我們此次出來,還帶了這麼多貨物,若是先去溪山,這些貨物就必須得有人看著,萬一看不住,發生一些意外,我們的損失就大咯。”
聽完魏大福的解釋,許心安轉過頭,一臉詫異的看著對方。
“魏叔懂得真多。”
“呵呵……”
魏大福笑了笑,搖搖頭,道:“不過是多活了幾年,去過的地方多了點兒,經歷的事兒多些罷了,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這些事情你也都明白了。”
許心安點點頭。
魏大福不是藥鋪的人,但跟各大藥鋪,還有其他商鋪,包括凝露坊都有合作,其大部分時間都行走在各個村寨、縣城和南陽城這一帶,經驗十分老道,知道的事兒很多。
許心安在離開伯陽縣之後,就一直坐在魏大福身邊跟其閒聊,而魏大福也樂得有人跟他說話解悶。
“你總是回頭,看什麼呢?”
自從出了伯陽縣,魏大福就發現許心安時不時地回頭朝身後看去,也不知道在看些什麼。
許心安聞言,收回視線,搖搖頭,隨口道:“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