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頁(第1/2 頁)
於是,在攻打李士彬這件事情上,西夏上下很快便達成了一致意見。接下來要乾的就是具體作戰指揮,這可是李元昊的強項,他也有親手報仇出氣的打算。由於山地打戰,李元昊手下戰力最強的鐵鷂子反而不好發揮,故而,他點起質子軍和擒生軍以及祥佑軍(部落兵)。共計十三萬五千人,分成若干路踏進了橫山……
而宋軍這邊。折惟正聽了徐慶的匯報,馬上休書一封給李士彬,意欲出兵協助李士彬防守李元昊的進攻。可是,李士彬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拒絕了折惟正的好意,說是要跟李元昊單挑一次。折惟正也不好強求他,轉念一想,既然他不想讓自己派人進去,那就按之前皇上說的,把淘汰的部分裝備以朝廷的名義給他。嗯,反正這些裝備皇上也看不上,運回去路費都掙不回來,乾脆賣他的人情,以示皇恩浩蕩不是麼!
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李士彬肯定不會拒絕,他世代居住在這邊陲之地,明面上是宋國的臣子,可是隻要不打仗,壓根沒人願意搭理他。以前想跟上面要點裝備比登天還難,而現在折惟正主動送上門,誰拒絕誰傻逼!至於他會不會嫌棄這些被宋軍用過的裝備,那就想多了,就算是二手貨,也比他現在的裝備好得多,更何況這些裝備裡面還有大量的箭支,這可是稀缺資源。
沒過多久,「鳥槍換炮」的李士彬所部,就跟李元昊的部隊正式交火了。按照以往的慣例,李元昊先是派了祥佑軍去試探進攻一個寨子。理論上來講,祥佑軍有將近三萬,即便裡面的精兵不過十之其一,也比一個只有五千左右兵力的寨子要多得多。可是西夏資源匱乏,這些部落兵的裝備自然好不到哪去,差不多就是要槍要刀還得等著敵人造那個節奏。
兩軍首次交鋒,剛拿到海量箭支的李士彬所部可勁地造。反觀李元昊這邊,或許他們的箭術差異不大,可是囊腫羞澀,自然幹不過人家。再說了人家還有小土牆可以遮擋一二,結果不言而喻,以祥佑軍丟下上千具屍體結束了首輪交戰。
這個時候,山川地形的特殊性就體系出來了,李士彬所部十八寨,看似十八個孤立的寨子,可人家同樣構成了一個個寨寨相連的陣型,敵人若想圍攻其中一個,周圍的寨子都可以實施反包圍戰略。
那麼,李元昊該如何來破解這個障礙呢?
其實對他來說也不難,只要手中力量夠強大,完全可以同時進攻多個山寨,讓你無暇他顧自然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於是,經過短暫的試探之後,李元昊心裡面就有了這個方案,最後假意諮詢了一下屬下的意見,便開始實施這個戰術。李元昊親領質子軍坐鎮,而擒生軍則分成十隊,同時對十個山寨發動進攻,而剩餘的祥佑軍則負責攔截可能的援軍。
第一天的交戰並未持續多久,李元昊便主動撤退了,這倒不是因為他的戰術不湊效。如果繼續打下去,李士彬所部跟李元昊的擒生軍還是有些差距,這不僅是在人數上的劣勢,還有士氣等各個方面,李士彬所部跟常年交戰的擒生軍來說,那就好比民兵跟正規軍的區別。李元昊之所以主動放棄,只是因為他覺得李士彬這傢伙的箭支囤積得有點多,自己的精銳傷亡有點大,這樣死磕就算磕贏了也不划算。
故而,他這心裡面又冒出了一個模糊的歪主意,準備跟手下智囊好好謀劃一二。
第69章 元昊「兵敗」
readx;眼看戰事慢慢向自己這邊傾斜,張元還正高興呢,結果李元昊就下令撤兵了。這可就讓他很是鬱悶,可是他又不敢不聽李元昊的命令,只好乖乖按照李元昊的命令把所有部隊後撤了十里。
等張元把自己該乾的活幹完之後,他就迫不及待地找到李元昊,低聲問道:「皇上,臣想問一下,咱們今天明明佔優,臣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夠把李士彬的外圍寨子攻破,您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