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我來會她(第2/2 頁)
姚夏來斟酌。
“好事情啊。”
姚夏拆開信看了看,周語潔的字型娟秀卻透著一股子的倔強,工工整整的,像是印刷出來的一樣。
對比之下,姚夏深刻覺得自己那手字簡直見不得人。
“吳朝陽同志:
你好。
非常感謝您的來信,也能感受到你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個人的進步,可喜可賀。
喜歡詩歌是一件極好的事情,因為詩歌能陶冶情操,能放飛夢想,能讓我們獲得思想上的解放。
朝陽同志,您的詩歌我不敢妄加點評,只能說我的一些個人看法,如果有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包涵。
首先,整首詩的結構還是挺不錯的,有迴環往復,幾小節之間互相呼應,讀起來有意境也朗朗上口,畫面感十足。
但是我認為,美中不足有幾點。
第一詩中韻腳用字有幾處重複,時光、目光、餘光……若是能改換一下或許會更好。
但是古人有云,不因詞害意,詩歌的意境和內中包含的感情才是最重要的,你也不必太過介懷這一點。
我以為,這首詩抒發的物件和感情,有些過於熱烈直白,反而落了下成,我與你之間的交集並不算多,我們也沒有同乘腳踏車的經歷,相處時間這麼短暫,很難想象有如此熱烈的感情。
我們的文化講究含蓄而美好,你這首詩更適合給與你兩情相悅,熱戀之中的物件,而不是我。
若是相互探討詩歌,以文會友,我卻是十分樂意的。
我也寫了一首小詩,請朝陽同志品鑑。
《我願做一棵蒼松》
我願做一棵蒼松。
就站在山頂之上,懸崖峭壁裡。
任它風吹雨打,都不改變我挺拔的姿態。
始終仰望著白雲。
我願做一棵蒼松。
沒有榕樹的厚實與高大。
也不像梨樹開花時的絢麗。
我有我的驕傲,紮根在土裡。
手在風中招搖。
我願做一棵蒼松。
不為人喜歡,也不做誰的附庸。
只為了遨遊天際的雄鷹。
讓他們棲息,展翅高飛。
如果你瞭解我,那麼你一定會看到——
我那瘦骨嶙峋,是因為有著堅定的決心。
我就是我,一棵蒼松。
不來,不去。
……
寫得不好,見笑。
竊認為,知識是自己的,不是為別人。
與君共勉。我們一起進步。
感謝。”
嘖嘖。
姚夏看了兩遍。
這人字裡行間透著一股子的驕傲。
還把我的東西給批評一頓。
姚夏恨得抓耳撓腮。
心裡面有火,一直癢到牙根兒。
“咋個樣?哥。”吳朝陽問到,“我咋個回她?”
“嗯……”姚夏捏著信紙,冷笑兩聲,“不要著急,我來回她。”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