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1章 當年的心酸與悲壯(第2/2 頁)
不過戰機拼戰術,……
這裡要提醒一下那些年輕人們,當年所謂的“八換一”,可不是“八架換人家一架”。
而是說,用八架己方戰機,去消耗掉對方所攜帶的導彈,然後再利用“八爺”高空高速的優勢,去獲得一次攻擊對方F22的機會,或者把消耗完彈藥的對方戰機趕走,……
也就是說,己方的這八架戰機,純純就是用來消耗對方彈藥的“消耗品”!
這才是當年甚為悲壯的,“八換一戰術”的本意!
再遠一點,還有更加悲壯的鐵原阻擊戰中,那著名的“天女散花戰術”。
九千多人,分散在幾百個阻擊據點中,沒有補給、沒有增援、沒有撤退、只有死亡。
“不計傷亡,只為拖住敵人更長的時間”,這就是當時的命令,“在等待死亡”的過程中,堅守住陣地,爭取給敵人造成更大的殺傷!
一般軍隊,傷亡達到百分之三十,還不潰散的就堪稱精銳了,但這支英雄的六十三軍,陣亡率高達90%以上,卻仍然沒有退後一步,直至敵人主動退去,……
因為這場仗,他們打,註定會死很多人,如果他們不打,就會死更多的人,所以,他們毫不猶豫的打了!
明知必死,卻慷慨赴死,一個師,打到最後只剩下不到一個連,或許,這個世界上,只有花家的軍隊,能夠執行這樣的“戰術”吧。
嗯,或許,抗戰之初的倭軍,也有可能做到,但西方那些國家的軍隊,是絕對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還有漢江阻擊戰中,五十軍三萬人,硬扛敵方二十五萬人五十天,戰損兩萬一、高達70%,硬是半步不退,以至於其長官都“無顏回鄉見滇村父老”,……
現在終於知道,楚霸王當時為何寧死不肯過江東了吧,他帶出來的可都是子弟兵啊,都是他的親屬袍澤,現在卻全部戰死,就算他回去了,面對鄉親們問起來的時候,你讓他該如何作答?
當年的兔兔,就是如此的硬氣,我們想過所有的辦法,但卻從沒有想過放棄,我們想過所有的死法,卻從來沒有想過認輸,……
花家人只要上了戰場,想的從來都是能換幾個敵人,而不是想著怎麼活下去!
寫在本章最後,在一窮二白的年代,讓花家挺起胸膛,在一無所有的時候,投身花家國防,帶著二十九個、平均年齡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開始搞起了花家自己的“大黑魚”。
數十載功勳赫赫卻名聲不顯,隱姓埋名半生為國鑄劍,終於使得花家擁有了二次核報復的能力,也讓花家挺直了脊樑在藍星上說話。
被譽為花家“核大黑魚”之父的黃先生,於昨日(二月六日)仙逝,向先生致敬,先生千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