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飛龍出澗(第2/3 頁)
克敵於何處,拔何城,可是糧草從何而來,城從何而來?民可為水,君則似舟,無水何來舟楫?孤看你是享受的太久了,若是再聽到此等言論孤定然治你的罪,如果武將軍你覺得委屈那麼孤可以跟父皇說,讓你留在永安城這等花花世界。”
如此嚴厲的訓斥讓武成舉的心都快嚇出來了,連忙單膝跪下口稱恕罪。
關承嘆了口氣,手裡的可用之人實在是太少了,武成舉充其量不過校尉之才,可是如今有大才的人根本看不上朝廷,有人叫囂著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此話一出博學館裡的博士沒多久便少了一大半,大家把這句話奉為金科玉律,更有甚者直接掛印而去。
“武將軍,孤此去晉地是希望一展胸中抱負,別的不敢保證,但是隻要你不負孤,孤定然不會負你!”
年輕的王侯對著不再年輕的將軍抱拳承諾,直到多年以後武成舉回憶起來依舊激動滿滿。
戰車一刻不曾停留繼續向前,不管是關澤還是關承,父子兩個都覺得時間能多一刻便是一刻,為此關澤甚至把宮內推磨的驢子都給了出去。
官道兩側的百姓越來越多,這一情況在出了城門之後更加明顯。
十里八鄉的老百姓都自發的湊了過來,武成舉派出去開路的斥候回報就連鄰縣的老百姓都在往過趕,不少人胳膊上都挎著籃子,裡面放著一些時令的蔬菜,還有人把珍藏的白麵饅頭拎了幾個過來。
“你看這就人心!”
武成舉此時不敢反對,但是心中卻同樣有些觸動。
關承自顧自的繼續說道:“父皇也好諸公也好都覺得這天下是士人的天下,孤自幼讀群書,遍覽古今,所見者無非輕徭薄役,可是中間每過一道手便是一層枷鎖,到了最後百姓依然難以吃飽穿暖。”
這一點武成舉倒是很認同說道:“殿下所言不虛,臣遊歷之時見過一漢子帶著一家老小往深山裡躲,臣提醒說山中有猛虎,可是那漢子說有虎若能打死那便一年都衣食無憂了,若是留在原處那將生不如死。”
“苛政猛於虎也!”
關承望著眼前的百姓內心百感交集,“武將軍,你看看這些人,他們中絕大部分人連自己的名字也不認識,沒有讀過書,從剛剛會走路開始便要想著為家裡為爹孃分擔,終日勞作卻只是勉強果腹,若遇災年更是賣兒賣女。”
“孤曾經在書上看過說大災之年百姓取土而食,說實話,孤偷偷嘗過,抓起一把土只是一小口孤便覺得難以下嚥。書上說食土之人會腹脹如鼓最終被活活憋死,可是明知是死依然還會去吃甚至搶著去吃。”
“還有易子而食者,父母不忍心便相互交換,孤甚至都無法想象。”
“他們活在世上不求浮財,不求天下亦不求長生,只希望能吃飽穿暖的活著,如果能活到七十歲那便是天大的恩賜。”
武成舉站在身後默然不語,關承的話讓他想到了很多,想到了很久以前,想到了小時候。
“孤不懂他們,因為孤從生下來就是大通皇子,雖然大通已經名不副實,諸侯不臣,但是孤好歹吃穿不愁,終日有人護衛伺候,哪怕孤再怎麼喜歡往田裡跑孤也不可能成為他們,只要不是他們孤就體會不到他們的辛苦。”
“可是他們活的辛苦卻能比我們看開太多了,你看他們,他們的世界很簡單,誰對他們好一點點他們就會把所有的都拿出來。毫不吝嗇的擁護你。”
“慶幸這些是我看到的,如果有一天你們都能懂那就能明白,成舉,孤還是有信心的。”
關承的每一個字都在武成舉的心中引起滔天巨浪,他覺得關承說的很有道理,他也曾讀過一些書,所謂的聖賢書,可是書中不論如何說仁愛到了老百姓那裡總是會被忽略,沒有人關心這芸芸眾生,彷彿田間耕作的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