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青黛之死(第2/4 頁)
奢侈”卻不得不為的事情,這也是為何會有兄弟一家“共妻”的現象出現。
所以,她那常年走南闖北經商的養父養母才動了心思——為自家的三個兒子收養個“妻子”回來。
日後孩子們的感情自小就開始培養,自然好過兩眼一抹黑的包辦婚姻,而且,也能節省些娶妻需要耗費的“成本”。
養父母或許是怕她難以接受這樣的安排,所以從未跟她這般提過,可紙終究包不住火,他們一次意外的交談,被她聽到了那些“關心”和“疼愛”的全貌。
養父養母看到她時也有些慌張無措,滄桑黝黑的臉頰也難免露出了些羞赧,他們沒想要這麼快得讓拉珍知道他們的想法。
畢竟她並非是藏家姑娘,年紀又小,不通情愛不說,興許對藏家的婚嫁習俗還是排斥的。
只是,他們卻沒想到,拉珍卻同意了他們的提議,願意跟三位阿兄好好相處,日後嫁與他們為妻。
實際上,她自然是不願的,可卻也不忍就此拒絕,今時不同往日,養父養母待她不薄,不但吃喝好的都緊著她,甚至願意供她出去讀書。
在村子裡,像她這樣讀過書的年輕人是少數,尤其是女兒家。
阿兄們也待她極好,在她暑期休假回家的日子裡,床頭的花瓶中,從未少過新鮮的格桑花的香氣,在寒冷的臘月涼冬,他們也不會忘給她備她最喜歡的濃郁甜茶。
她曾經一度在他們身上看到自家哥哥的影子,那疼愛與關懷摻不得半分假。
她又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比起那些盲婚啞嫁的姑娘,她可是好了太多太多了。
其他藏族女子都如此嫁過,她又有什麼可矜貴的?
只是,在那之後,她再看到養父母和阿兄們對她的寵愛時,心頭卻再也升騰不起感動了。
她覺得,自己這樣是不對的,可她難以拘束自己的心,在得知了真相之後,她很難不想法偏激,甚至將很多事都陰謀論起來,總是無端的把別人對她的好當做是別有用心。
漸漸地,原本和睦的家庭關係,開始變得尷尬疏遠了起來。
她一邊自責自己的“狼心狗肺”、“不識好人心”,一邊抗拒起了養父母一家的關愛。
可每每在看到被她拒絕後家人尷尬又難過的神情時,自責的感覺卻又開始十倍百倍的遞增,如此迴圈往復,折磨不休。
她再次清楚地發現,自己與養父母一家並非是一家人,說到底,她還是個外人。
她難以接受他們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就連直接開口拒絕,說一句“我不願”都做不到。
理由不過是,她貪戀這個虛假的家庭給她的溫暖,怕自己再次被家人拋棄,成為孤獨一人。
甚至很多個夜晚,她都任性的想過,為什麼當年入獄的人中,不能多一個自己。
後來很多個日夜,她開始卑劣的把希望寄託在了親人身上,她希望有一天,他們出獄後,會在某天從天而降,來尋自己回家過回兒時的日子。
她雖然唾棄自己的無情無義,可這份虛妄的幻想,著實撐著她走過了無數時光。
直到十九歲那年,她高中畢了業,學業也算走到了盡頭——因為憑藉著養父母家的經濟條件,是很難在顧全三個阿兄之外再供養她這麼個大學生的。
更何況那個時代的藏家姑娘,即便讀了大學也是英雄難有用武之地,除非遠赴鄉鎮城市實現“抱負”,可她深知養父母收養自己的用意,又哪裡願意再繼續得寸進尺?
他們能供養她讀這麼多年的書,早已是仁至義盡了。
更何況,藏區女子多半早婚,可家裡為了等她長大,這場既定的婚禮已經拖延了好幾年,養父母家的長子、她的大哥已經三十歲了,就連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