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智激周郎(第2/4 頁)
孫權對他說,願聞先生高見!前十多年諸侯紛爭,孫將軍你起於江東;劉豫州興起漢南,之所以能與曹操爭衡是因為各處騷擾不斷,而今曹操已掃平了地方餘孽,最近又攻佔了荊襄大片土地,已經威加海內,縱是英雄也沒有了用武之地,所以劉豫州才遁逃到江夏。
現在孫將軍可以先衡量一下你的兵力,如果有能力和曹操一戰,那么可以拒絕他,要是以吳越之眾都無法抗衡的話,就應該聽從眾謀士的話,早早面北事之,孫權尚未作答,孔明又說將軍你外託服眾之名,內則猜忌之見,如果事急都不能決斷,那么就為禍不遠了。
孫仲謀問他,按照你的這個說法,劉備為什麼不降呢?諸葛亮回答說,昔齊國之壯士田橫,都能守義而不受辱,何況我主劉備是漢室上胄,他也有一定的名聲,並且人心仰望,不能成事者,是天命所至,所以是不輕易屈居人下的。
孫權聽了孔明的話,心中很不高興,他拂袖退入後堂去了。魯肅急忙上前,他埋怨孔明說,我早對你說過,可你還是不聽我的話,幸虧我主孫將軍是寬宏大度之人,沒有當面責問於你,不然的話你,你就犯了藐視我主之過了。
孔明對他說,誰叫孫仲謀不能容物?吾自有破曹之策,他沒有來問我,我為什麼要對他說呢。子敬曰,先生果有良謀破曹,我會請主公來問你的。孔明曰吾視百萬曹兵如一群螞蟻,我只要不揮手,他們就成為齏粉罷了。魯肅聽他一說,馬上就去後堂見孫權。此時的孫權餘怒未消,他對魯肅說孔明欺我太甚!
魯肅說,剛才我也責問過他了,孔明卻是反笑主公無容物之量,他說有破曹之計,卻不願輕易說出,主公何不問之?孫權才回嗔作喜道,原來孔明是故意試我,才以言詞激吾,是孤一時淺見,幾乎誤了大事。
於是他隨魯肅重新岀堂,再請孔明敘話。權見到孔明,先謝之曰“剛才冒瀆威嚴,望先生幸勿見罪”!孔明亦向孫權謝罪曰“亮言語冒犯了孫將軍,還請將軍恕罪。當下孫權將孔明迎入後堂,置酒相待。
席間孫權對孔明說,群雄已被曹賊所滅,只有孤與劉豫州並存。我不會以吳越之眾受制於人,但是你主新敗於曹操,還有能力與孤共問對抗曹操嗎?孔明回答說我家主公雖說敗與曹兵,但現在以關雲長帶二萬人馬駐守夏口,而張飛將軍早以防備孫將軍你為名,勸劉荊州點十萬人馬交與劉琦公子駐守江夏,並派了大將文聘和甘寧為副將輔佐,所從我家主公也有十多萬人,未嘗不能與曹操一戰。
而曹操之眾,遠來疲憊,近為追我主,輕騎兵一日夜走了三百多里,這就是強弩之末,難穿魯縞也,況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而荊州的軍民降了曹操,只不過形勢所迫,並不是真的歸順,今孫將軍若能真心的與我主公協力同心,曹兵必破,而曹操必定會回北方而去。那時江漢和東吳會興盛起來,形成鼎足之勢,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望將軍裁之。
孫權聽了孔明的話,決定興兵與劉備聯手抗曹,命令魯肅傳諭江東文武官員,共商伐曹大計。並請孔明於館驛安歇。
張昭聽魯肅傳孫權之命,要江東文武備戰,他與眾謀士商議曰“主公中孔明之計了。於是大眾一同來見孫權,說不能與曹操開戰,江東微弱之兵抗曹操百萬虎狼之師,必敗無疑,如果聽從諸葛亮的話,無疑是抱薪救火,自取其禍。
孫權依舊猶豫不決,張昭等人只好退了岀來,魯肅又進去說張子布諸人的主意是各自顧自身,保全身軀家人的建議,不是真為主公作想,讓孫權別相信他們。孫仲謀依舊還在沉吟,魯肅又說,主公若不早下決心,必定會被眾人所誤!
孫權對他說,你且退下吧,讓我好好的考慮一番。魯肅退出來後,就是文官要降,武將欲戰。孫權卻拿不定主意。
吳國太得知此事的原由後,他召孫權進內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