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圖-95戰略轟炸機,大黑魚南下(第1/2 頁)
圖-95戰略轟炸機於1954年開始首飛,也是當時蘇俄最先進的一款戰略轟炸機,可以媲美B-52的存在。
像是三大劍客之二的圖-160戰略轟炸機和圖-22M逆火,分別在1981年和72年才開始首飛。
相較於B-52採用了八臺渦噴發動機,它採用的是四臺功率高達12500匹馬力的NK-12渦漿發動機,總功率達到了恐怖的五萬匹馬力。
其最大起飛重量185噸,最大航速870公里每小時,最大載彈量20噸,最大航程13400公里。
價格便宜,效能方面除了載彈量外,都不輸於B-52戰略轟炸機。
不過孟想也不準備用它來取代B-52轟炸機。
只是和B-52形成高低搭配,成為空軍戰略轟炸機的兩劍客。
等未來解鎖了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後,也可以組成華夏的戰略轟炸機三劍客了。
兩個大隊64架,單價3萬積分,加飛行員、地勤等,共計花費250萬積分。
除了空軍之外,孟想也準備派遣鰩魚級攻擊核潛艇南下參戰。
渤海太小了,而且深度太淺了一點,這也限制了大黑魚威力的發揮,並不適合大黑魚作戰。
現在陸基航空兵已經組建起來了,渤海也就用不著大黑魚了。
他們的戰場是在黃海、東海。
所以孟想決定派遣第一中隊的5艘大黑魚南下,第二中隊負責黃海海域的破交戰。
同時再暴兵五艘大黑魚,組建了第三個攻擊核潛艇中隊。
而他組建這個第三中隊的目的就是準備和第一中隊進行車輪戰。
當第一中隊打完魚雷回來補給的時候。
第三中隊南下接替第一中隊,這樣迴圈往復,不會留下太長的空白期。
這一次抗日先鋒軍的戰略空軍可謂是傾巢而出。
超過兩百架的B-52以大隊為戰術編隊,朝日本本土而去。
這次他們的轟炸目標是日本最大的重工業城市小倉市。
還有兩個大隊64架圖-95戰略轟炸機直接南下,奔著淞滬戰場去了。
這兩股轟炸機部隊在同一天行動還真不是特意安排的,而是一個巧合。
近期由於日本的小倉市天氣不太好,所以一直按捺著沒有進行轟炸。
而今天小倉天氣良好,這不趕了時候,在同一天出發了。
最先遭到轟炸的是小倉市。
小倉市位於福岡縣北部,屬於人口密集型的重工業城市,日軍的軍工廠多數都匯聚於此。
摧毀小倉就等於摧毀倭國大半的重工業。
原歷史第一枚原子彈就是準備投在小倉的頭,由於天氣不太好,所以轉投長崎了。
不過這一世的小倉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當B-52轟炸機群臨空的時候,在無數的航彈下,城市的建築一棟棟倒塌,人群在戰略轟炸下哭泣、哀嚎。
面對抗日先鋒軍的戰略轟炸,小鬼子目前還沒有任何可應對的手段。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的城市在轟炸下化為一片廢墟。
每一次轟炸,都是對小鬼子的巨大打擊。
淞滬會戰一共持續三個月的時間。
在這三個月的血戰當中,一共分為三個階段。
分別是前期的華夏進攻階段,中期的相持階段以及後期的華夏撤退。
而現在就處於中期相持階段。
隨著小鬼子不斷的增兵,海守軍這邊已經顯露出了頹勢。
當時間進入到了9月中旬的時候,華夏守軍開始轉為防禦。
而日軍這邊則是抓住了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