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曾經的國印(第1/2 頁)
“同道堂?好像在哪聽過這個名字?”在章師傅說出那枚印章的篆文內容後,李悠然自言自語,忽然靈光一閃,他終於想起自己在什麼地方聽說過這三個字了。
他們豫州農大考古專業的學生,被強制必修大學歷史。當初學到清朝歷史的時候,這枚印章可是大大的有名啊。這麼說吧,曾經發揮過玉璽的作用。
當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打進了華國京城,當時華國的最高統治者咸豐皇帝帶著自己的一眾後宮嬪妃和朝廷大臣倉皇出逃,只留下了自己的六弟恭親王奕?留守京城。後來就發生了華國曆史上最恥辱的一幕——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同時掠奪了華國大量奇珍異寶。
咸豐皇帝倉皇逃竄到承德避暑山莊,每每想起國都淪陷,皇家園林被侵略者焚燒掠奪的羞辱後,身體很快就不行了,於是就在承德避暑山莊留下遺詔,準備安排後事。
咸豐皇帝的遺詔主要有兩部分內容。第一,他的兒子載淳年幼,兩宮皇太后慈安慈禧二人正值壯年,為了避免主弱母壯,牝雞司晨,咸豐皇帝從自家宗室中選擇了端華、肅順等八位顧命大臣,共同執掌朝政。
第二,設立八位顧命大臣後,咸豐皇帝又擔心八位顧命大臣權力過大,出現權臣把持朝政的問題,為了制衡八位顧命大臣,咸豐在詔書中明確指出,他手中有兩枚私人印章,一枚名為“御賞”,留給了皇后慈安。一枚名為“同道堂”,賜予當時還是太子的同治皇帝。而同治皇帝當時年僅六歲,同道堂印一直就留在其生母慈禧手中發揮作用。
在同治皇帝正式親政之前,滿清朝廷的所有聖旨,都由顧命大臣起草。同時在在聖旨的頭部,加蓋御賞印,尾部加蓋同道堂印,聖旨方才具有法律效力。
咸豐皇帝這麼做的目的,顯然是為了讓各方勢力彼此制衡,同時保住自己兒子的權力。當時也被稱為“兩方印章左右大清萬里江山。”
可是後來,兩宮太后聯合恭親王奕?發動辛酉政變,廢黜了八大輔政大臣。慈安太后和同治皇帝先後早死,恭親王奕?也因為惡了慈禧,被剝奪了權力。滿清朝政基本就由慈禧一人把控,同道堂印的價值影響力,也就被大大加強。
這些都是記錄在史書中的事情,同道堂印在十九世紀後期四十年的時間裡,從咸豐皇帝的私人印章到慈禧的權力象徵,行使著近乎玉璽的功能。這枚印章的意義,可想而知。
李悠然想到這些後,神色肅然一變,嚴肅的問道:“章師傅,您該不會看錯了吧?據我所知同道堂印不是存放在故宮博物院嗎?”
章師傅幽幽的道:“李先生,您先別急,我是鑑定玉石的,對於古文字並不精通,也許是我看錯了也說不定。而且這裡面還牽扯到一宗歷史公案,等一會兒書畫部的趙師傅過來之後,請他來鑑定一下篆文的內容,等得出確切答案後,我們再一起分析這枚印章的真假。”
李悠然此時內心中如同驚濤駭浪一般,久久難以平靜,如果這枚印章真的如章師傅鑑定的那樣,是歷史中大大有名的同道堂印,那可就真的變成一枚燙手的山芋了。這枚印章已經不是國寶的問題了,而是曾經國家社稷的象徵。
跟這枚印章相比,那件毛瓷碗就真的跟碎瓷片一樣,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價值,大概都得略遜一籌。
李悠然也不知道自己是該哭還是該笑,怎麼自己最近總是能跟這種國寶級的文物打交道?買了幾塊碎瓷片,結果是紅色官窯的毛瓷。弄了一份小鬼子的地圖,就挖到了傳說中的北京人頭蓋骨,在玉器店買了一塊被汙染度田黃石,又被鑑定出是華國曾經的國印。
老天爺也他喵的太會玩自己了吧?這種好事怎麼之前二十多年從來沒有發生過?
就在這個時候,佳士得拍賣行的另一位鑑定師趙師傅也來到了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