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尋村蹤之湯丹同心村(第1/7 頁)
高階社隊建立時,同心村名意深長。
團結建設精神顯,村名寓意共輝煌。
1
在珙王山的懷抱中,隱藏著一個被群山環繞的小村莊,它名叫同心村。這裡山清水秀,風景如畫,宛如世外桃源。清晨的陽光透過薄霧灑在村莊上,一片寧靜祥和。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踏著清晨的露水,來到了這個充滿故事的地方。
一進入同心村,我便感受到了濃厚的鄉土氣息。村口的老樹見證了歲月的滄桑,村民們熱情地向我打招呼,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在村長朱光柱的帶領下,我來到了村民陳陽和徐萍的家中。
陳陽老人年逾古稀,滿臉皺紋卻精神矍鑠。他向我講述了同心村的歷史。原來,這個村莊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明朝時期就有人在此定居。村民們世代以農耕為生,勤勞樸實,和睦相處。在陳陽老人的帶領下,我參觀了村莊的古老建築,那些石板路、古井、石磨,都讓我感受到了濃厚的歷史底蘊。
徐萍是村裡的年輕一代,她熱情開朗,樂於助人。她向我介紹了村莊近年來的變遷。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同心村的基礎設施得到了很大改善。村裡的道路硬化了,自來水通到了每家每戶,村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此外,村裡還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光旅遊,為村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在與三位村民的交談中,我瞭解到同心村不僅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還有著獨特的民俗風情。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村裡都會舉行盛大的燈會,村民們自發組織起來,製作各式各樣的花燈,展示著濃厚的民間藝術氛圍。此外,村裡還有許多傳統手工藝,如竹編、木雕等,都是村民們世代相傳的技藝。
這次來到同心村,讓我對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理解。這裡的人們勤勞、善良、團結,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美好的家園。在新時代的征程中,我相信同心村一定會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2
同心村,這個名字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標識,它更是一個承載著深厚歷史和文化底蘊的象徵。這個村莊的起源,就像一部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始於1957年那個充滿希望的時代。
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裡,同心村的村民們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共同發起了一場名為“同心建設”的偉大實踐。他們摒棄了舊有的分散經營模式,團結一致,建立了高階合作社。這個合作社的成立,標誌著同心村從個體農耕走向了集體化生產的道路,也預示著村民們將攜手共進,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同心”二字,不僅是對合作社宗旨的概括,更是對村民們團結一心、共同奮鬥精神的最好詮釋。這個名字,就像一顆種子,在村民們的心中生根發芽,逐漸成為了一種信仰,一種力量。
從民國時期屬巧家縣第三區忠孝鄉,到新中國成立後歸屬會澤縣,再到東川礦區的成立,同心村的名字雖歷經變遷,但其團結一心、共同發展的精神始終未變。每一次行政區劃的調整,都像是給這個村莊的歷史添上了一筆新的色彩,而村民們始終保持著那份堅韌和團結,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他們都能緊緊依靠在一起,共同面對挑戰。
在合作社的帶領下,同心村的農業生產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村民們共同耕種,共同收穫,共同分享勞動的果實。他們用汗水和智慧,將一片貧瘠的土地變成了豐收的沃土。在這個過程中,村民們不僅改善了物質生活,更重要的是,他們培養了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集體主義精神。
隨著時間的推移,同心村的名字逐漸傳遍了周邊地區,成為了一個團結、和諧、富饒的代名詞。村民們的故事,就像一首首動人的歌謠,在山間迴盪,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同心人繼續前行。
如今,同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