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中國中產階級家庭淨資產中位數 > 第58部分

第58部分(第2/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做遊戲的女王擺爛玩網遊,賺不到錢就修仙傳奇世界:映照現實,技能具現木筏求生:我手握簽到系統網遊:我的速度趕超神明NBA:開局飲水機,殺到名人堂網遊:開局覺醒龍族血脈,我無敵了!育嬰寶典原神,二創幹翻提瓦特大陸我和總裁師妹一起幹翻系統盜墓小哥的兒子不讓他跟狗玩鬥羅之我千仞雪要做女帝鬥羅:武魂殿團寵路子野惹她幹嘛虛瀾最後的英雄無敵慕名尋來網遊:琉璃大炮有什麼錯?LOL:一手無框蜘蛛,帶飛周姐成為次十四有多難不屈人的破碎空間

自1970年代起,臺灣的經濟即快速成長。根據官方資料顯示:家庭支出在娛樂文化部分在70年代中期至1980年是至今最為快速的時段,在日常生活的層面上,最具代表意義的是“7…11”形式的便利超市開始在臺北都會的出現。資料顯示,臺灣在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是汽車、旅遊人口及旅遊業最為快速成長的時期;90年代中期是臺灣消費社會形成進入深化期的階段,臺灣民眾的消費行為過程已無形中形成了點、線、面地毯式的變動。換言之,由1970~2004年間,民眾消費形態不僅是在社會階層、社會結構、大眾心理或社會整體認知上有了改變,它更直接衝擊既有的文化系統,也間接地挑戰了臺灣民眾長期的價值觀念。在一連串的經濟發展計劃的施行過程中,臺灣在經濟發展上獲致明顯的成就,而且也促成其產業結構的轉變,逐步脫離傳統農業社會而邁向以服務業為主的後工業社會。陳光興與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 Movements共同主編,同前引書,2001。

大眾文化(mass culture),顧名思義即大眾傳播媒介所呈現的一切文化產品或訊息內容,或有學者稱之為“流行文化”或“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值得注意的是,大眾文化與“高階文化”(high culture)或“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不同,與“民俗文化”(folk culture)也有差異。簡言之,大眾文化是介於高階文化與民俗文化之間的一種文化形式。但是它對中產階層興起卻有相當大的影響,理由有以下幾點:

1�中產階層的大量出現,具備了消費大眾文化的基本要因,即有知識、有錢、有能力去接觸大眾文化,提供了大眾文化生根、茁壯成長的市場。

2�教育的普遍:推行義務教育,文盲大量減少,民眾知識水準普遍提高。

3�工業化: 因為工業革命的快速發展,單位生產力大增,使得大眾開始有較多的時間去追求娛樂。

4�大眾媒介的快速發展:一般人從思想的傳播,到大量的娛樂享受,都可以藉著和大眾媒介的接觸獲得參與的機會。廣播電視媒體和機械複製技術的發達及文化傳播的企業化,促使大眾文化的確立,是顯而易見的事實。當然,大眾文化的產生,不完全是大眾傳播的力量,而且以科技的發展、教育的普及、經濟的繁榮、公眾的閒暇以及消費社會等許多因素為基礎。彭懷恩:《傳播與社會——何謂大眾社會理論?何謂大眾文化?其與傳播媒介的關係為何?》,臺北:世新大學學期課程。

與社會變遷兩者之間的關係

在討論大眾媒介與社會的關係諸觀點時,學者馬奎爾針對三種不同層面來談:

(1)宰制對多元(dominance versus pluralism):宰制論者認為大眾傳播媒介掌握於少數精英或優勢階級手中,其媒介的權力集中,資訊來源受少數人的控制,資訊內容呈標準化,以及大眾對媒介內容極度依賴等;多元論者則認為資訊來源及內容都是多方面的,閱聽人可依興趣及需要選擇媒介內容。

(2)大眾媒介的離心和向心趨勢(centrifugal versus centripetal tendences):主張大眾傳播媒介具有向心力的研究者,認為媒介內容具有促進社會整合的功能,增進社會安定秩序,或進行社會控制;主張大眾媒介具有離心力者則認為,媒介內容可以促進現代化和傳播新知,或製造了疏離、價值解體及社會脫序等。

(3)媒介先變遷或社會先變遷(media or society as first mover?)主張媒介先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老闆來真的星際太古天尊紀辰傳說黑箭掠紅顏(蒼龍堡之七)藥醫的隨身空間藏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