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歲月留香(三)(第1/2 頁)
夜深人靜的城關建築工地,被重重地黑幕覆蓋著,渾身疲憊的高加林,躺在簡易床上,除吸菸外,他還能幹什麼呢?望著頭頂那飄飄而上不成規則的菸圈在昏暗的燭光裡繚繞。 深沉的夜晚,雷電過後,大地一片寂寞,而縣城卻是另一番景象。此時此刻的高加林他能夠感受到縣城裡面的人們,正嗑著瓜子,笑咧咧地坐在電視機前,忘情地觀看香港電視連續劇《霍元甲》,而能讓他產生共鳴的是他的耳邊同時迴盪著的,“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那激情昂揚的旋律。 生活教育了加林,給人家幹活,端人家的碗,服人家管,看人家的臉。在工地上幹起活來是不得偷閒的,一個人有時當幾個人用,有時就乾的不停點點,白天除過下雨停工看點書,還要注意工地排水,晚上有時有時間,可人又困的不行,身軀像散了架的, 現在輾轉在咯吱咯吱床板上的高加林,似睜非睜的眼睛藉著微弱的燭光,毫無目的地轉動著疲憊的瞳孔,刺激神經的是屋角被雨水沖刷的道道痕跡及毛磚牆上的黴斑,還有那窗欞上發黑發黃的破塑膠紙。這房間就和一所土地廟差不多,雖說還能看書寫字,可它還是無法與縣委那窗明几淨的辦公室相比,環境的惡劣使精神失落的高加林不斷地在回味著德順爺爺唱過的一段戲文: 楊延輝坐宮院自思自嘆, 想起了當年事好不慘然, 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 我好比淺水龍困在沙灘, 我好比彈打雁失群飛散, 我好比離山虎落在平川…… 加林回顧著人生,梳理著往事,靈魂深處在透析著,因為目前他之所以這麼的狼狽,是因為人生中認識了一個不該認識的人,這個人就是黃雅萍。 高加林清楚地記得第一次發生在他們之間的事情,那是一九七六年夏天,在一次學農勞動中,班主任賈如斌老師讓他把黃雅萍送回家的情景。本來賈老師讓黃雅萍提前半個小時回家,但雅萍卻非常固執,怎麼也要堅持和同學們一起把活幹完。勞動結束以後,賈老師安排加林護送黃雅萍回家,在送黃雅萍的時候,賈老師一再叮嚀加林,一定要把雅萍同學送回到家。 在回家的路上,雅萍走在前面,加林跟在後面,兩人保持十幾米距離,雅萍慢悠悠地走著,一會兒,彎下腰摘一朵路邊的野花;一會兒,折一枝樹枝,唱唱歌歌一邊走一邊甩。有時竟倒著走路。看著快要下山的太陽,加林急了。他一陣狂飆趕在了雅萍的前面,他大步流星地往前走著,雅萍在後緊腳跟著,就是趕不上加林,雅萍氣喘吁吁,她索性學著農村的女社員,把左腳鞋一脫,往礆畔上一放,坐在上面,把左腳搭在右腳上,望著遠去的加林,心想看你還能走到聯合國去。雅萍這時抬頭望著夜幕下的天空,吟起了《理想之歌》: 這裡就是我們理想種子紮根的土壤, 這裡是我們戰天鬥地的營盤。 上工的晨鐘奏起了理想之歌的第一個音符, 鋤地大娘教我分苗草, 揚長大爺教我把風向辨。 是在這寶塔山下延河岸邊, 我開始理解什麼是革命青年的理想? …… 加林走著走著,回頭一看,不見身後的雅萍,又原路返了回來,他真想一把攥住雅萍的羊角辮,把她提起來,拽著她往前走,但加林還是忍住一時,他便生氣地對黃雅萍說“你詩興大發,卻害我走了不少冤枉路,你還打算回不回家?”雅萍看都不看加林說,“你走得比羊都快,我又不能騎上腳踏車追你,我走不動了。你有事就回去吧,我歇一會兒,自己回去,我又不是不知道路。”黃雅萍要是農村女孩,加林會頭都不回,轉身便走。但黃雅萍畢竟是縣城裡的孩子,賈老師一再叮嚀他一定要把雅萍送回家,交給她的父母,師命難違。加林只好原地站著,看你還能把《理想之歌》背完,加林背過身眺望遠處的高山。 黃雅萍一看身邊不遠處站著的加林,便語氣和緩地說道,“加林,你走近點,我有話要對你說。”加林極不情願地向雅萍跟前挪了幾步,“去年都把孔老二批倒了,怎麼我跟前還站著一個孔老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