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傳承(第1/2 頁)
董不凡看到太極大叔的眼神,一陣惡寒,不由得起了雞皮疙瘩。那大叔也許想到自己這樣也是不禮貌,咳嗽了一下說道:“小夥子,天賦異稟,想不想學太極,我這可是陳氏太極,我是陳柏青,我們陳氏太極採取陰陽學說,以動靜開合之理,與剛柔虛實之法,為輕沉遲速互練之術;拳勢動作,均以螺旋進退,稱纏絲勁,為陳氏獨創之奧秘,世代口口相傳,頗少文字記載。到現在已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當年清末的京城第一高手就是師從陳長興的。”
董不凡被他一陣忽悠有些心動,不過還是說道:“我可沒多少時間練武,我還要上學呢,最多就是在早上跟著你練習。需要什麼拜師流程?”
陳柏青立馬高興的說道:“拜師流程就省了,咱們這也算以武會友,以後叫我老師就行,新時代了,不用過去的繁瑣流程。你現在已經化勁了,就教你你招式和運功時怎麼運氣,早晨時間也夠了。”
接下來陳柏青教起了董不凡太極的拳歌:
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
劈打推壓得進步,搬撂橫採也難敵。
鉤棚逼攬人人曉,閃驚巧取有誰知,
佯輸詐走誰雲敗,引誘回沖致勝歸。
滾拴搭掃靈微妙,橫直劈砍奇更奇,
截進遮攔穿心肘,迎風接步紅炮捶。
二換掃壓掛麵腳,左右邊簪壓根腿,
截前壓後無縫鎖,聲東擊西要熟識。
上籠下提君須記,進攻退閃莫遲遲,
藏頭蓋面天下有,攢心剁脅世間稀。
教師不識此中理,難將武藝論高低。
陳柏青邊唱著太極拳歌,邊展示著歌裡的動作要領。董不凡也是在旁邊用心的記著,對於大腦高度開發的他,這篇拳經歌很好理解,並且很快就能背誦出來。稍後,在陳柏青的指導下,動作也練的有模有樣。讓陳柏青直呼撿到寶了,想當年他練了一個星期才熟練,這才半個多小時就熟練掌握了。
然後又傳了董不凡打手歌,原版的和後來改進的都傳給了董不凡,讓他多學多練,說不準太極又能改進呢。就這樣一個上午就要過去了,中午董不凡要請陳柏青吃頓飯,被陳柏青以還有事婉拒了,雙方約好以後早晨鍛鍊的時間,就各回各家了。
回到家,董不凡簡單的吃了飯,就去逛了縣城的新華書店,準備把整個高中的課本買下來,還要買一些教輔資料,當然‘海淀’、‘黃岡’還是不能少的,高中三年的試卷都買了一份,之後出了新試題再買就行了。
晃晃蕩蕩的逛到下午4點多,又買了一些課外讀物,開闊一下自己的文學深度。就回家了,這時老媽和二弟已經回來了。老媽說這房子蓋了一大半了,有姥爺盯著還是放心的。董不凡對此倒是沒怎麼在意,因為他知道,就是蓋的再好,住的時間也不會長,也就過年的時候在家住的時間長點。
二凡對著董不凡講著在村裡的趣事,不過有一句話說道:“哥,家裡的幾個小朋友怎麼學的什麼都記不住,感覺沒以前聰明瞭。”董不凡會心一笑,那不是人家笨了,是你變聰明瞭,要不是丹藥的緣故你也是他們的一員。
兄弟兩人又對與學習談了幾句,二凡的作業都完成的很好,照這樣下去只要堅持,出個科學家還是可以的。
不多會,老媽就做好了晚飯,一家吃過飯又開始忙著自己的事情了。董不凡因為還有晚自習,就揹著自己的書包去了學校。
到了學校後,董不凡發現已經有些同學到了教室,聊天打鬧的居多,學習的就少了,當然董不凡的同桌高魯浩就是學習的一員。不過他也個毛病,就是邊學邊自己唱歌,上自習課也是,為這沒少被前排的女生投訴,好在學習不錯,他也注意了影響,老師就放過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