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道費,有仁義。(第2/7 頁)
狀態,而不是在問題出現後才去強調和追求那些美好的品質。只有當我們遵循大道,才能從根本上減少社會的矛盾和問題,實現真正的和諧與美好。
帛書版《道德經》第十八章譯文:
帛書版《道德經》第十八章其譯文大致如下:當自然的大道被廢棄了,才會提倡仁義;當智謀巧詐出現了,才會產生嚴重的虛偽;當六親之間不和睦了,才會推崇孝慈;當國家陷入昏亂了,才會彰顯忠臣。
下面透過一些例子來進一步理解這一章的含義。
在商業領域,當市場競爭的“大道”被破壞,比如出現不正當競爭、欺詐行為等,這時企業才開始強調商業道德和誠信經營,即“仁義”。比如某些網際網路平臺為了追求短期利益,採用不正當手段打壓競爭對手,導致市場秩序混亂。此後,行業內開始大力倡導公平競爭、合法經營,以恢復正常的商業秩序。
在社會交往中,當人們過於運用智謀和巧詐來謀取私利,就會產生大量的虛偽現象。比如一些人為了獲取他人的信任和好感,表面上笑臉相迎、滿口承諾,背後卻心懷叵測、出爾反爾,這便是“慧智出,有大偽”的體現。
,!
在家庭關係中,如果家庭成員之間經常爭吵、互相猜疑、缺乏關愛,這時“孝慈”的行為就會被格外重視。例如,有的家庭因為財產分配問題鬧得不可開交,導致親情疏遠。而在這種情況下,那些仍然能夠盡心盡力照顧長輩、關愛晚輩的成員,就顯得尤為可貴。
從歷史的角度看,當國家政治腐敗、社會動盪不安,忠臣便會挺身而出。像南宋末年,面對金兵的入侵和朝廷的腐敗,岳飛等忠臣將領堅決抵抗外敵,扞衛國家的尊嚴和領土完整。
老子的這一章並非否定仁義、孝慈、忠臣的價值,而是提醒我們要思考這些美好品質凸顯的根源。如果能夠遵循自然的大道,保持社會的和諧與平衡,或許就不需要刻意去強調這些品質,因為它們會自然而然地存在於人們的行為中。
帛書版《道德經》第十八章白話文:
帛書版《道德經》第十八章其白話文意思大致是:當大道被廢棄了,才宣揚仁義;當聰明智巧出現了,才會產生嚴重的虛偽;當六親之間不和睦了,才提倡孝慈;當國家陷入混亂了,才會顯出忠臣。
下面透過一些具體事例來進一步理解這一章的含義。
“大道廢,有仁義”。在一些商業環境中,如果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大道被破壞,比如某些企業為了追求利潤不擇手段,欺騙消費者、破壞市場規則,這時就會有其他企業站出來強調仁義,倡導以誠信和道德來經營。比如一些老字號企業,在面對行業內的不良競爭時,依然堅守品質和信譽,以仁義為本,贏得了消費者的長期信賴。
“慧智出,有大偽”。在網路世界中,某些人利用高超的網路技術和聰明才智進行詐騙活動,製造虛假資訊,騙取他人的財物和信任,這就是“慧智出,有大偽”的典型表現。而與之相對的,那些真誠利用技術為社會創造價值、傳播正能量的人,則是遵循了正道。
“六親不和,有孝慈”。在一些家庭中,成員之間因為利益紛爭、矛盾衝突而關係緊張。但在這樣的環境中,仍然有子女盡心盡力地照顧父母,展現出孝順的品質,這種孝慈就顯得尤為珍貴。比如有的家庭中,兄弟姐妹們為了爭奪遺產而鬧得不可開交,但其中某個子女卻不計較得失,全心全意照顧年邁的父母。
“國家昏亂,有忠臣”。回顧歷史,在國家面臨外敵入侵、內部政治腐敗的危急時刻,總會有忠臣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比如南宋時期,面對金兵的強大攻勢和朝廷的軟弱無能,岳飛一心報國,率領岳家軍抗擊金兵,展現出忠臣的風範。
老子的這一章旨在讓我們思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