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決定(第1/2 頁)
雖然現在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的現象很常見,但是對於實力平衡的三大宗門來說,讓自己的閨女過去做小,趙無憂心裡還是有些不舒服。
他是欠著李長青一條命,但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和自己的閨女無關。
自己不可能犧牲閨女的接下來的人生,來報答自己的救命之恩。
看來是得找個時間和自家丫頭好好商量一下了。
李長青雖然救了他一命,但兩人之間的交流很少。
至少從土生土長的趙無憂看來,陸婉如如果真的在柳妃顏之後嫁過去,從地位上來講,是低柳妃顏一等的。
所以他想爭取,除去他和李長青之間的關係,他想給自己的閨女多在未來的李家謀點地位。
只有一個硬性條件,只要和柳妃顏同等地位就行。
其他的,他趙無憂也別無所求了。
聘禮什麼的,趙無憂現在開不出這個口。
陸婉如看上李長青是肯定的了。
往大了說,李長青這樣的本事,遇到他,對於整個無量宗來說,是一次機緣。
有個煉虛的女婿,他無量宗何愁不興?
趙無憂也樂於看到這種情況。
當然,有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自己閨女喜歡。
養育其實是很複雜的一個概念,既要孩子們聽自己的話,又希望孩子們走出自己的路。
如果完全聽自己的話,那孩子們就會和自己一樣,過著自己眼界以內的人生。
如果完全放任孩子們不管,那養育的“育”就成了空談。
文化的真正魅力在於平衡和中庸,講究既要又要。
看著什麼都沒說,其實什麼都說了。
一名深諳平衡之道的人,懂得在幾番不留痕跡的言語和行動之中,達到自己的目的。
他們從來不在一條道路上走到黑,而是在做出每一個決定之前,都會留一條最後明哲保身的退路。
對於一宗之主來說,宗門利益肯定是至上的。
至少明面上是這樣的。
但是宗主終究是人,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慾,就會有私心。
所以怎麼平衡私心與公心,這就是本身治理體系來發揮作用。
如果有一天,中州的某一個大家族的少爺來無量宗求娶陸婉如,但是陸婉如自己不喜歡。
作為宗主的趙無憂肯定不顧陸婉如的感受而欣然應允。
但是作為父親的趙無憂則肯定不會同意。
那最後的結果會是什麼呢?
父親大於宗主,那最後趙無憂力排眾議,拒絕了大家族的和親,結果會是什麼呢?
大家族來犯?或者借他人之手來犯?還是使用各種手段?
反正不會太好。
宗主大於父親,那隻委屈了陸婉如,而無量宗背靠中州大家族,就會迅速的發展起來。
那麼這次的結果呢?
也不清楚,但是現在看,應該不會差就是了。
所以到底與公,還是與私,就是作為宗主的趙無憂該考量的點。
但是陸婉如自己的幸福,在這其中,卻是被作為砝碼,用來衡量
對於一個團體來說,永遠是大部分人的利益要大於少部分人的利益的。
這是一名領導者應該且必須做的選項。
所以,趙無憂覺得自己其實也還蠻算幸運。
他不用做這個令人難受的選項。
陸婉如喜歡上李長青,正好李長青也對這個單純的姑娘有好感。
這樣不用在以上的情況糾結,雙向奔赴,對她自己,對宗門也好。
自己在宗主和父親的角色上都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