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163(第1/8 頁)
天啟七年風調雨順, 讓大明王朝的所有人都懷疑過去的六年裡,那不停的每年黃河決堤、淮河氾濫、東西南北中的地動之真實性。更懷疑今年的平安,老天會不會在明年、在以後加倍地找補。
豐收的喜信兒, 先從江蘇、山東、河南遞到京城。往年受黃河、淮河水災折磨的三省,今年太平地過來了。最後是周永春上呈遼東秋收的成績, 同時轉來熊廷弼從遙遠的奴兒干都司的遞回來秋收成績, 遼東全境相加——不再需要朝廷貼補糧食了。
土默川和寧夏兩地的糧食,早就已經滿足三邊駐軍的需要。更因為陝西、甘肅、寧夏遷出了三分二之上以上的人口, 留在當地的人, 也以植樹換取朝廷的銀米為主。渭河等河流灌溉區域的農田, 因為水源充足,風沙減少,保留下來的少量耕田,卻獲得增加一半的產量。
不需要再運糧食去賑濟陝西的百姓,也不需要再運糧食去遼東, 內閣和戶部的官員, 都跟著天子鬆了一口氣。
山西無旱無澇,基本能自給自足。京畿雖人口眾多, 但有津門等新開墾出來的大片水田作支撐, 單河南和山東的運過來的糧食,就基本能夠滿足了京畿的需求。
朱由校與內閣和戶部商議後, 戶部從應急款項中拿出了幾十萬, 購買農戶手中的餘糧, 免得穀賤傷農。這一年湖廣的豐收, 讓大明空置很久的常平倉滿了近半。
繁忙運河上的上川流不息的運糧船,今年罕見地減少了。可這樣的減少,讓上至皇帝、中間的文武百官、下面的黎民百姓都欣喜若狂。
多少年了,終於盼到了一個泰平年景了。
周嘉謨在天啟八年初一的開年宴上,因為高興就有點兒喝高了。他拉著過來給他斟酒的太子,抽抽噎噎地淌眼淚。
“殿下啊,陛下這幾年過的辛苦啊。”
一句話勾起了在場這些老大臣的心酸,往事不堪回首啊。
五歲的太子趕緊仰頭成六十五度安慰老尚書,“太傅不要傷心啊,一切都已經好了。”還體恤地掏出自己的手帕,踮起腳要給周嘉謨擦淚。
二皇子從認人就是太子的小尾巴,睡醒了看不到太子就要找,會走了就拽著太子的衣襟走。太子給周嘉謨斟酒了,他必要跟在後面再斟酒一杯,看著人喝下去才肯罷休。
王安帶著小內侍端著酒壺,彎腰幫著這哥倆扶著酒壺。
孩子太小,根本就拿不穩酒壺斟酒。
二皇子見周嘉謨哭的太悽慘,也學著太子掏出手帕給周嘉謨擦淚,王安趕緊上前一步,掐住二皇子的肋下,把他扶穩當了。
但二皇子要學哥哥安慰周嘉謨:“太傅不要傷心啊,都已經好了。”可剛剛一歲半的二皇子,把太子的一句話學的七零八碎,變成“太傅傷心好了”。
糯糯的童音卻吐字清晰,讓有些喝高的周嘉謨愕然之下卻聽得明明白白的,憑他心裡積滿了再多的傷感情緒,也被二皇子一句話趕的不見蹤影了。
王安還能繃住,跟在他後面捧酒壺的小內侍卻憋不住想笑。王安嚴厲地橫了他一眼,小內侍趕緊低下頭去,咬著嘴唇想深藏表情,可那抽搐不止的肩膀,還是洩露了他的心思。
太子對弟弟是非常有耐心的,一字一詞慢慢又說了一遍,還把一句話斷成兩部分,二皇子終於順利地學完整了。
這讓周嘉謨從心裡往外感受到太子的真誠安慰,妥帖得全身毛孔都舒展開了。
黃克纘對周嘉謨說:“明卿兄,你我今日得太子和二皇子斟酒,即便是今年致仕,這輩子看到了海晏河清、國泰民安也滿足了。”
周嘉謨接過太子的手帕,擦擦渾濁的老眼,把眼角的溼意都拭去了,清清嗓子對太子說:“老臣謝太子敬酒,謝二皇子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