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149(第1/4 頁)
還是周嘉謨隱約猜到了一點兒公鼐未能說出口的想法。
“孝與, 陛下目前在文治武功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已經都超過千百年來的許多帝王了。你不用擔心後世會挑剔陛下大婚的禮儀。你只要想想大明那麼多位天子,都是內廷中旨宦官在民間選秀、然後從其中擇選的皇后, 而你教導的陛下,卻自己挑選了大明朝勳貴第一家的英國公的嫡女, 就已經不遜色成祖了。
更重要的是, 你擬定的大婚禮儀是非常完美的。整個儀式下來,完全會超過了成祖當年娶妃。”
周嘉謨的雙眼真誠地看著公鼐說話, 那神情由不得公鼐有半分懷疑。直到公鼐認同地點頭, 他才移開了目光。心裡暗歎, 真不知道神宗怎麼會糊塗到挑中公鼐做光宗的經義老師。難道光宗就沒發現公鼐的偏執,還讓他做自己兒子的老師?
唉,事事都要最好的、最完美的,這世上怎麼可能啊。
幸好光宗登基後沒讓他做吏部侍郎……
幸好天子用他做禮部尚書,要是讓他做了吏部尚書, 可能滿天下都選不出能用的臣子。
幸好天子沒有被公鼐帶歪, 不然滿朝的文武都不用活了。
周嘉謨這猜中了公鼐的一部分心思,另外沒猜中的那部分, 才是重要的呢。因為公鼐覺得他的陛下委屈了, 還屈大了呢。
因為夏天的時候,西洋荷蘭人突然襲擊蠔鏡, 朝廷不得不立即徵召木匠造新船、工匠坊也加班加點研製新炮。
新船新炮的研發製造都需要銀子啊。朝廷預留的應急銀子, 都用去救援三省地動中受災的百姓。雖省下了往年向遼東的那無底洞的大部分投入, 但兵部接連遭遇西南的兩場平叛, 兵部沒餘款給付工匠。
最後還是陛下發話,停了大婚的諸多準備、挪用了“娶媳婦”正在用的銀子。那是去年預算就留好的大婚銀子,說好的專款專用,最後挪用的是陛下的那份。
比成祖娶徐氏王妃的禮儀隆重盛大,本來就是應該的。他的陛下現在是迎皇后。再說了,潞簡王、前福王都與社稷沒半點功勞,可是他倆哪個成婚的時候,不比他的陛下奢侈。
但是公鼐知道自己的這話不能說出口。潞簡王與前福王不配與陛下相提並論。可他就是覺得他的陛下委屈了。
因為向江南海商舉債的銀子,九月底才到京師,讓好多事情都來不及準備了。
朱由校還真就不知道公鼐為他抱屈的心理。他只是認為眼前這毋庸置疑的大才子,有著大才子相伴相生的、凡事要完美的個性。
故而他在周嘉謨勸說公鼐的時候,也非常認真地聽著,不時地點頭配合,證明老尚書說的很有道理。
公鼐見天子沒提出異議,心理就放鬆了一些,有點兒信了周嘉謨的勸告。邊上陪著的周如磬見公鼐鬆動,趕緊就把他手裡掐得緊緊的儀程奪走。
“陛下,臣這就讓禮部按著這儀程去做了。羽林衛那邊、還有司禮監,都得配合著演練一遍呢。”
劉時敏也趕緊行禮,跟著周如磬退出了乾清宮。
阿彌陀佛,公尚書總算是拿定了大婚的禮儀程式。躲在角落裡的王安也迅速地跟了出去。他是為天子大婚的事情,特意從遼東趕回來的。
公鼐與他抱怨過一次委屈了天子後,王安就把嘴巴閉得牢牢的。他知道自己要是應和了公鼐,公鼐就很可能會在朝堂上把天子受“委屈”了說出去。
那成什麼了?!
因為這事兒屬於不能深究的。真讓公鼐到朝堂上說一句,可就壞了事兒了。
雖然朝廷文臣武將都知道天子為國事挪用了大婚的銀子,都知道委屈了天子和皇后。但皇爺也順勢把抄撿自成國公府和潞王府、福王府等王府得來的金銀等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