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收購不成,那就挖牆腳!(第1/5 頁)
第三百一十七章收購不成,那就挖牆腳!
而眼下的健力寶,
顯然還沒有開始發揮它那東方魔水的魅力。
甚至於整個展臺都是門可羅雀的景象,而且所在的位置也是十分的偏僻。
總而言之。
無論是櫃檯之中的產品,還是整體的印象,
彷彿都是足以證明,眼前這個展櫃不過是來自於某個不知名的小廠,
任誰也不會想到。
這健力寶未來會火遍全國,成為神乎其神的東方魔水。
當然。
健力寶雖然在後世發展的如火如荼。
卻也是有著自己的諸多弊端,走了不少的彎路。
畢竟眼下的國內市場。
絕大多數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甚至許多都是草臺班子。
只知道攻城掠地,吞併擴張市場,
卻不知道打下市場之後該如何提升品牌形象,做到長久發展。
而盲目的跑馬圈地所造成的後果,自然是難以管理。
尤其是那些在企業之中佔據高位的,大多是創業初期的從龍之臣。
這些人一個個手握重權。
但無論自身眼界還是學識,都只能算是中上之姿,甚至上不得檯面。
等到企業走上正軌之後。
想要靠著這種草臺班子,以及所謂的江湖習氣做成大事,也是不現實的。
這個時候,企業內部的矛盾就凸顯出來了。
是為了公司的長久發展狠心。
對這些跟隨自己一同創業的老兄弟下屠刀,讓他們騰出空子給後續的人才讓位。
還是顧念舊情。
任由這些老人佔據高位,躺在功勞簿上作威作福。
而底下的人才做出貢獻,卻得不到應有的獎勵,看不上上升的希望。
最終。
也是會造成公司內部四分五裂,離心離德。
而這其中的抉擇,
即便是作為企業的領導者也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
畢竟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
何況都是一同創業的老兄弟,要是真的痛下屠刀,未免給人造成一種刻薄寡恩,不能共富貴的感覺。
就像是健力寶。
在巔峰時期一年的銷售額超過了55億。
甚至吊打兩可樂公司。
然而最終,
健力寶卻是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那就是因為自身經驗不足,盲目擴張。
不僅沒有專注於產品本身的發展以及營銷,而是各種五花八門的投資,什麼產業都摻和一下。
甚至還不務正業的買下了一顆小行星!
這種財大氣粗的撒幣行為,顯然是膨脹到了極點!
創業十週年,
健力寶宣佈進軍花旗國。
他們在哥譚市設立了辦事處,還花500萬美元在帝國大廈買下了一層辦公樓。
1997年,
銷售額達到50億元的健力寶,已經成為國產汽水企業中最耀眼的明星。
意氣風發的李經偉不顧三水官方的強烈反對,
將健力寶公司總部從三水遷到了廣州市,耗資8億元建了一座38層高的大樓。
悲劇,就此開始。
1997年,健力寶打算在香江上市,
三水市政府以“沒有香江暫居證,因而不得購買原始股票”理由,拒絕批准李經偉團隊入股,
雙方的矛盾撕到了明面上。
一個企業的衰退,
最終因為體制和管理問題走向命運的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