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重啟山西戰火(第1/3 頁)
幾乎在送走來自東京參謀本部的特使的同時,華北方面軍位於北平的司令部,也醞釀著在山西的第二次全面重啟戰火。
方面軍司令部認為,眼下,察哈爾、綏遠均已經掌控在大日本帝國陸軍的手中,這使得上述地區與滿洲帝國完美地接壤連片,成為征服中國的牢靠的大後方。
但是,完美當中也還存在不足,那就是山西。
1937年太原會戰之後,殘餘的中國軍隊向西、向南實施了總退卻。閻錫山的晉綏軍,退至晉西和晉西南,依託黃河沿岸和呂梁山脈盤踞;衛立煌的中-央軍,則沿同蒲路南段佈防。中國軍第二戰區的長官部,也遷移到了南同蒲路上的重鎮臨汾。
根據情報匯總,中國軍目前在山西仍有接近六七萬之眾,並且一份最新的情報顯示:由延安而非重慶主導的八路軍(十八集團軍),正悄悄地在山西空虛的後方分兵掠地,其軍隊數量已經遠非過黃河時候的幾個師。
這樣的大背景下,華北方面軍司令部研判有必要在山西發動新的全面攻勢,作戰目標是將閻錫山、衛立煌部徹底逐出Sx省境,將八路軍遊擊擴張的勢頭掐滅在萌芽中。
為此,決定由華北方面軍的第一軍(軍司令部在太原)執行此次進攻。第一軍眼下共轄四個師團,其中有兩個就駐屯在Sx省內,另兩個則分別暫駐河北、河南,也都緊鄰著山西。
在第一軍的進攻計劃裡,四個師團將有三個重點針對晉西南和晉南,具體為:駐屯山西的瀨名師團主力,從正面主攻晉西南;駐屯河北的下元師團主力,從側面進擊晉東南;駐屯河南的土肥原師團派出有力一部,從後面包抄晉南。
此外,第一軍另一個駐屯山西的山岡師團,則分兵向晉西和晉北掃蕩,清除殘留在那裡為數不多的中國軍。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屆時還將商請關東軍駐屯在山西大同一線的後宮師團,協助山岡師團掃蕩。
本次在山西發動的全面攻勢,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目的,就是用來掩護已經向晉中南率先攻擊的瀨名師團的大冢聯隊,使其建立慰-安婦密營的行動不那麼突出,以掩人耳目。
第一軍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將,在接到方面軍司令部的指令後,立即開始在太原著手協調部署四大師團的作戰方案。
目前,第一軍在山西駐屯的兩個師團佈勢如下:
——瀨名師團,下轄萩原旅團、加藤旅團,共四個步兵聯隊。萩原旅團所屬的兩個聯隊,西條聯隊在汾陽,另一個即大冢聯隊在君陵;加藤旅團的兩個聯隊,集結在太原西南的清徐、交城。瀨名師團司令部目前位於太原,其部隊向晉西南發起新的攻勢之後,師團部將隨主力前移。
——山岡師團,下轄谷藤旅團、本川旅團,駐紮在太原、榆次、昔陽一線;師團司令部設在太原,谷藤旅團部在榆次,本川旅團部在昔陽。其中本川旅團去年被借調到山東戰場,今年年初剛剛調回山西歸建。
這兩個師團,都是去年十月兵發河北、從娘子關方向沿著正太路攻入的山西。當時,華北方面軍的板垣師團以及關東軍一部,正在晉北忻口方向與中國軍隊苦戰,危急時刻瀨名師團與山岡師團突然打穿娘子關,等於從肋部插入了閻錫山第二戰區致命一刀,直接導致了忻口會戰中方陣線的崩潰,並迅速丟掉了省府太原。
等到太原會戰結束後,華北方面軍為配合南方戰場的攻勢,將主力調走去進攻河北的南部、河南的東部以及山東的全境;留守在山西的只剩了第一軍的瀨名師團和山岡師團。
而此時此刻,軍司令官香月中將則又要調動全部四個師團,在山西殺一記重重的回馬槍了!
最終,在1938年的2月初,由華北方面軍第一軍制訂的總攻山西計劃,擬定為:
第一,山岡師團,以谷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