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金頓公司(第1/2 頁)
彼時的上海,伴隨中國加入WTO(世貿組織)的全球一體化潮流,萬物充滿活力,城市日新月異,發展速度驚人,各行各業都在拼命學習世界先進。 人們每天的生活彷彿打仗一般,忙碌不停,走在街上的速度宛如流星,你追我趕,感覺機遇遍地都是,並且競爭無處不在。 劉羽加入的第一家公司是為公安部授權研發旅店管理系統的軟體企業,背景是北京金頓集團。作為旗下的上海分公司,負責系統開發,沒有銷售環節,帶有強制酒店安裝的性質。 分公司的經理叫盧有斌,身型偏瘦,有著自帶正氣的幹部形象。按照行話,他是位細緻熱心的技術大牛,眼神猶如高山一般堅毅,能在千絲萬縷中捋出思路。 劉羽花了半個月時間做出的網咖監控系統,作為自己的首個IT作品,可藉此提升錄用機率。 在面試時劉羽自信地展示給盧有斌觀摩,希望得到認可和肯定。 “這個系統是你自己做的嗎?再加點功能就可以商用了。”盧有斌有些驚訝地問。 “恩,大底架構是我實現的。不瞞經理,也借鑑了業內一些成熟程式碼。”劉羽小心回答。 “功能雖然不完善,但可以作為簡化版的監控系統使用,那你擅長的程式語言是什麼?” “VB、C++、C#。”劉羽硬著頭皮回答。 其實劉羽最擅長VB和C#,只要不是太尖端的軟體公司,絕不會使用C++這種高深語言。 “那麼多?現在的大學計算機課程以理論知識為主,涉及程式設計很少。”盧有斌想針對技術功底問個明白。 “盧經理果然厲害,我來上海時,面試失敗的教訓太多,讓我痛定思痛去參加IT技術培訓,經過努力學習和反覆實戰,這才真正踏入程式設計的大門。”劉羽誠懇地回答。 雙方一番交談後,盧有斌感覺不錯。過了一週,劉羽終於拿到人生的第一份offer,成為程式設計師。薪資待遇還不錯,果然是IT公司風格,確實尊重人才,讓劉羽感到非常滿足。 職場小白融入團隊,應該少說多做,向前輩虛心請教,並通曉禮數,勤勞付出就能成長迅速。 金頓公司位於徐家彙繁華之地,對面便是徐彙區地標建築——港匯廣場,在這兒做個IT白領,想想也是竊喜。 徐家彙,以明代徐光啟家族世代匯居於此得名,而徐光啟“貫通中西、左右逢源”的思想為後代上海人的精神品質打下烙印,所以徐姓人士分佈廣泛。 這裡是上海久負盛名的黃金口岸,劉羽站在行人如織的過街天橋上,看馬路中川流不息的車河,此刻心情澎湃、精神抖擻。 突然天空出現丁達爾現象,雲層中穿出一束光,正照在劉羽臉上,讓周遭陰霾全消。他有如神助,所向披靡,腦中真切感受到城市蒸蒸日上的發展勢頭,本人期待加入其中,隨後劉羽換了一套更好的出租房。 來上海後,劉羽瞬間開竅,天賦異稟,更激發出超強的學習能力,進步可謂神速,期間少不了盧有斌的指導和提攜。 原來盧有斌是重慶人,來上海已十餘年,對劉羽這個“小老鄉”分外親近。雖然程式設計師的世界簡單,但也有勾心鬥角,人心在哪裡都一樣,不過解決技術難題就能臣服眾人。 劉羽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全力接受各項任務挑戰,實力和人品得到廣泛肯定,這點盧有斌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這段時間,劉羽憑本事快在上海站住腳了,生活進入正軌,事業開始起航,以後交往女朋友才有底氣,想想有些小激動。 ...... 話說劉羽在電腦城解救過的女學生進入大學後,和大多數女生一樣,成天幻想自己的校園生活。 她與劉羽失聯很長時間了,她仍舊在心底給他留了個位置。 走進上海師大的學生寢室,標準的四人間宿舍,由於新建的原因,一股淡淡的裝修味道格外刺鼻,女學生便開啟窗子通風。 她的背影在透過窗戶的陽光照耀下顯得如此嬌美,樹上的喜鵲對著她發出清脆的鳴叫,彷彿是在向她示好,這場景讓剛進門的女生不忍多看幾眼。 “你好呀,仙女同學,初次相識,我叫孟瑤。”身後傳來聲音,是標準的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