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致父母(第1/2 頁)
這一回去,卻讓大夏父母整天高興不起來,變成一種心事,整天憂鬱寡歡不是滋味。再加上村子裡人整天風言風語,捕風捉影,更是讓大夏父母心裡難過。還真以為大夏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才回到這窮鄉僻壤。
農村人見不得人 富,看不得人好。特別現在的農村彩禮高,十萬的彩禮在片貧窮的土地上對於許多家庭來說那就是天價。所以許多村裡因為窮娶不起媳婦,光棍都成堆成片,你要在別人面前整天得瑟顯擺,人家不知道怎麼在心裡詛咒自己。再說人窮則變,不知道能生出什麼事來,就像當年他的三哥,為了能弄點小錢,夥同村裡的同夥在村公路故意挖條溝不讓車過,然後在溝裡放幾塊大石頭。司機要是下車搬石頭,他們就會在別人車後掏東西。淘到好吃的就拿回家裡吃,掏到值錢的就拿到集市換錢。
再說在農村裡傳宗接代延續香火是一件大事,村子那麼多光棍娶不起老婆,他要朝你借錢娶老婆蓋房子,你借還是不借。借吧三年五載沒還,不借吧,他說你看不起他,記你一世的仇。所以大夏回去之後就一直壓著柳玉美回去要低調,甚至連車也不讓柳玉美賣。
害得柳玉美隔三差五就在大夏面前抱怨不方便。
“不方便個屁,一個小縣城就那麼大,老子跑步都能繞它幾圈。”此話一出往往能把柳玉美嗆的夠嗆。
贛南縣城不大,大夏每天早上都會跑步繞上一圈。就連柳玉美早晚也會圍著縣城打轉靜走鍛鍊。
而大夏回鄉下,就全靠一部捷安特腳踏車,來回蹬。
碰到鄉親們就一直訴苦這幾年在外的不容易與大環境不如意,他從不敢在鄉親們面前提他在外面有多風光。
聽著大夏訴說外面的艱辛,許多鄉親們都以為大夏在上海混不下去了才回到這窮鄉僻壤。
害得大夏的父母都信以為真了,整天為他提心吊膽操碎了心。
這不電話一通之後又為大夏操起了心。
“當你老了,幹不動了,掙不了錢了,那個時候就算一個月有個百把拾塊錢的領,也是能解決吃喝的。就像你爸當初也就領十幾塊錢,誰能想到現在能領好幾千塊錢……”
話匣子一出,大夏父親就嘮叨個沒完。
大夏父親年輕是國家鐵山壠鎢礦的工人,鐵山壠鎢礦是國家的十大鎢礦之一。由於礦山專案下馬,他父親早早就回了家,後來國家體恤這批工人,都按正式工人給發放退休工資。現在一個月能領三千多塊的養老金,在贛南縣城裡普遍工人工資都在1800到2200的地方,這是一筆不菲的收入。不知有多少村民羨慕嫉妒恨,像當年她家大嫂就是看上他爸那份工資才嫁他哥的。
而大夏他爸常年住在他二哥家,搞的大夏大哥三哥兩家那是明裡暗裡的不高興,兩個女人更是在村裡憤憤不平說老人家偏心。為爭老人家的贍養權,那是年年過年老大家像唱大戲的鬧個不停。特別是大夏大嫂更不是省油的燈,鬧到最後,老人家心一軟,乾脆老大家與老二拼在一起吃,家裡開銷全是老人一人承擔。
每天看著子孫繞膝,老人家那也是樂於不倦,像個老媽子的伺候著老大一家人。
可是大夏回去幾個月就看不下去了,那真的是拿他父母當老媽子在使喚吶!吃飯時間一到,老大一家拖家帶口五六號就來了,菜差了,菜少了,天天都說。吃完飯兩嘴一抹,拍拍屁股就走了,剩下看著自己父母整天像個老媽子伺候老大一家人,大夏就不幹了,幾個月一過大夏就把大嫂一家從二哥家轟了出去。
有了這份養老金,所以他父親一直暗暗慶幸不已。特別跟那些靠領政府一百多塊的村民比起來,那是風生水起,過的滋潤有餘意氣風發,在鎮上的圩鎮那是天天半斤排骨,一斤肉。
奶粉、麥片不斷,八十多歲的人了保